《文艺先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霞;;论太平洋战争后国统区的对外贸易[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穆广仁;;“延安一代”和“红岩一代”的心路历程——兼说他们的“两头真”[J];炎黄春秋;2011年07期
3 朱农;;挺进皖赣敌后 策应大军渡江——追忆我在渡江战役前后的经历[J];江淮文史;2011年03期
4 王艳梅;;吉林全境解放[J];新长征;2011年07期
5 邱福庆;;战争之美与人间之丽——鲁藜诗歌印象[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汪保忠;熊飞宇;;《新华日报》对重庆抗战剧作的批评举隅[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7 刘超;;《马伯乐》:抗战背景下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张晓风;;胡风:三十万言三十年[J];读书文摘;2011年10期
9 刘奕;;不可阻挡的红色浪潮[J];贵阳文史;2011年04期
10 傅才武;陈庚;;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模式的结构化和制度化(1927-1949)[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建玲;;论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内部整合[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波;;对《棠棣之花》的最初评论[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田玄;;八年抗战中国统区抗日文化运动及其作用[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4 周靖波;;历史性与悲剧性的统一——论抗战时期国统区历史剧[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鲁煤;;谈屠岸的两首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袁丁;;国统区与沦陷区之间的侨汇流通[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王玉福;;延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与党的影响的扩大[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8 石坚;;初学《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感受[A];老兵话当年(第七辑)[C];2004年
9 张泉林;;杨东莼和“南方抗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黄匡宇;;我国高等新闻摄影教育刍议[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帆;国统区打响“经济战争”[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 执笔:陈全 张鲁鲁 徐光煦;引导国统区抗战民主的旗帜[N];重庆日报;2005年
3 张贺;再造民族魂魄[N];人民日报;2011年
4 李仕权;策略性差错的幕后[N];中华新闻报;2003年
5 庚新顺 刘绍卫;国统区抗日救亡的光辉旗帜[N];广西日报;2005年
6 无锡市史志办公室供稿;“三抗”烈焰遍地燃[N];无锡日报;2009年
7 记者 柳丹;一张纸片 一组数据 一段历史[N];福州日报;2009年
8 新华社记者;冲破黑暗的“黎明之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徐放;诗当言志[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徐迅雷;国统局是什么局来着[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云;《文艺先锋》(1942-1948)与国统区文艺运动[D];四川大学;2007年
2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樊瑛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农业经济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霍雅琴;陕甘宁边区政府体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6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荣秀;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锦辉;中苏文化协会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袁洪权;“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博;《文艺先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领波;1945-1949年河北省国统区难民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姚文格;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物价管制[D];河南大学;2010年
4 李勇;抗战时期国统区农贷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琰;延安文人中的“国统区归来者”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谢路明;抗战时期湖北省国统区粮食管理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盛毓秀;重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学翻译活动研究(1943-1945)[D];贵州大学;2008年
8 刘广丽;时代的尖刺:论国统区的讽刺文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雪莲;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难童救济教养工作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邬琴兰;抗战时期江西国统区粮食管理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9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1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