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俳优文化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0-07-10 11:27
【摘要】: 笼统的讲,俳优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乐舞、杂技、化妆等诸多技巧,进行滑稽表演的优人。其特点是以言语表演见长,以戏笑娱人为事。俳优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地位低下,却又能靠近君王;表演诙谐却又常常“谈言微中”、“可以解纷”①。他们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以插科打诨的方式进行“优谏”,所以任半塘先生在《优语集》中也说“优职必有语,语责必有谏”②。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谏优”以社会良知与责任自励自警,其为国为民的种种事迹,仿佛成了俳优的主体精神,大有盖过其本职戏笑之势。 本文以俳优为主体,首先分析了优、俳优、倡优三者之间的关系,给了俳优一个较明确的概念和定位。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俳优从出现、发展到成熟变化的过程以及他们各个阶段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技巧。而各个阶段俳优之间一些共通的东西,如他们的出身、技能、组织形式、语言特点等等,本文也一一进行了梳理和论证。俳优有着卓绝的语言特长,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俳优本身的故事及他们所运用的幽默方法大大影响了先秦寓言的创作和中古时期“俳优小说”的独立;多用“隐语”和“谐语”的特点影响了赋体的起源;俳优的夸张表演和语言特长直接成为戏剧、说唱、相声等艺术形式的滥觞。 总之,“俳优对政治,文学,以及民俗等等的影响是很深巨的。以前史家对于这方面的忽略,确属憾事。”③本文以纵向和横向的方式对俳优文化现象进行较全面的探究,并重点论证了俳优与文学的关系。希望能够弥补前辈学者遗憾之万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图文】:
的“优”大体由调笑者、歌舞者和杂逐渐从“优”中分离,成为独立的表调笑者)、倡优(歌舞者)两大类。《说也”③。可见“倡”“徘”的区别:一”,即徘谐。另外从性别上来看,倡优戏笑表演的性质有关。和或唱歌之意,并不指艺人。锥启坤艺人自汉代始”④。“倡”大概同“优”的表演,后来专门从事这类技艺的表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颜师古注:》注引《曹瞒传》:“太祖为人桃易无。”⑥都可说明“倡”为乐舞表演者。演有乐舞表演与化妆表演相结合的现戏表演:“总会仙倡,戏豹舞黑;白虎而矮蛇;洪涯立而指摩,被毛羽之擞、女英)、“洪涯”(三代时的伎人)都可见倡优的表演已经是乐舞与化妆相郊祭人员有“常从象人四人”,“秦倡,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并引韦昭注部分倡人
则徘优侏儒逃隐,声乐伎艺之人不并奏。’甸从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来看(见图3),在百戏表演中可以看到女舞人旁边有上身袒露、体型粗短的徘优在做滑稽动作。吞杏琴矛图3:河南南阳出土汉代画像石①〔汉孙d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第2597页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881页③仁宋」李防等《太平御览》“优倡目”,中华书局,1960,第2572贞④〔清〕焦循《剧说》
本文编号:2748855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图文】:
的“优”大体由调笑者、歌舞者和杂逐渐从“优”中分离,成为独立的表调笑者)、倡优(歌舞者)两大类。《说也”③。可见“倡”“徘”的区别:一”,即徘谐。另外从性别上来看,倡优戏笑表演的性质有关。和或唱歌之意,并不指艺人。锥启坤艺人自汉代始”④。“倡”大概同“优”的表演,后来专门从事这类技艺的表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颜师古注:》注引《曹瞒传》:“太祖为人桃易无。”⑥都可说明“倡”为乐舞表演者。演有乐舞表演与化妆表演相结合的现戏表演:“总会仙倡,戏豹舞黑;白虎而矮蛇;洪涯立而指摩,被毛羽之擞、女英)、“洪涯”(三代时的伎人)都可见倡优的表演已经是乐舞与化妆相郊祭人员有“常从象人四人”,“秦倡,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并引韦昭注部分倡人
则徘优侏儒逃隐,声乐伎艺之人不并奏。’甸从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来看(见图3),在百戏表演中可以看到女舞人旁边有上身袒露、体型粗短的徘优在做滑稽动作。吞杏琴矛图3:河南南阳出土汉代画像石①〔汉孙d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第2597页②〔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881页③仁宋」李防等《太平御览》“优倡目”,中华书局,1960,第2572贞④〔清〕焦循《剧说》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安宝罗;战国游说与诸子之“说”[D];北京大学;2011年
2 陈岳圆;西汉士人俳优化及其文学创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龙岩;《庄子》文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小芹;荀赋源流价值及其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8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4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