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明中晚期吴中文学之衍义

发布时间:2020-08-23 14:55
【摘要】:内容:明中晚期地域文学较为发达,其中吴中文学尤为兴盛。本文分四节对此段时间内吴中文学之兴衰过程作出了初步的梳理,以期考察其发展的具体流程。第一节分析了明中期吴中文学的复兴景象。在经历了明初的萧条之后,吴中文学在明中开始出现复兴气象,其时,作家众多,文学观念较为活泼,创作颇为繁荣。第二节分析了吴中文学与他域文学的调剂现象。复古运动兴起后,吴中文学逐渐与他域文学相接触,一方面,它努力保持自身特色,一方面又积极与其相协调、补充。第三节分析了吴中文学对他域文学的包融现象。随着复古运动的深入进行,吴中作家之创作观念日趋成熟,亦更为开放,对古今文学与不同地域文学的态度亦更为包融。第四节分析了吴中文学与他域文学的汇通现象。随着创作观念的成熟,吴中作家心态日趋平和、稳健,文风平实,作家个性之重要性日益被凸显出来;在公安作家入吴后,吴中文学进入了与他域文学的汇通阶段。总之,从吴中文学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其复兴、调剂、包融、汇通的发展轨迹是较为明显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庆贺吴中伟教授从事科教工作60年 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J];建筑技术;2000年01期

2 ;吴中培作品暨收藏展在海宁举行[J];中国花鸟画;2006年06期

3 王文田;元末吴中诗派的诗歌精神[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4 刘化兵;论成化至正德时期吴中与外界的文学交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唐文元;;天河潭与黔中诗人吴中蕃[J];贵阳文史;2006年04期

6 梁溪;吴中胜迹: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J];常熟高专学报;1995年04期

7 屠国桢;2001-5-5“吴县角直”[J];上海集邮;2001年06期

8 吴培森;;与王守文先生就《黔人武状元·曹维城及其家世》一文商榷[J];贵阳文史;2007年02期

9 左春红;霍俊其;;天青石之变[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09年04期

10 杨f;;从文徵明的经历看明中期吴中士商关系之渐变[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真安;;建材科技展风范——忆吴中伟院士[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2 沈荣熹;;悼吴中伟院士[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3 刘崇熙;;调寄 破阵子——纪念吴中伟院士逝世一周年[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4 ;吴中伟院士纪事[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5 ;我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的不朽功绩——纪念吴中伟教授逝世周年[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6 陆惠棠;;悼念吴中伟院士[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7 秦华虎;;追思尊敬的吴中伟教授[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8 吴兴祖;韩素芳;;怀念良师益友——吴中伟院士[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9 张颂甲;;爱祖国 惜寸阴——悼念吴中伟院士[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10 沙慧文;;深切怀念吴中伟院士[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蕙;吴中“才子”张文献[N];文学报;2010年

2 广义;买得一枝春欲放[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丁向东 郑美珍 金菁;吴中法院评选“免检法官”[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王莉;吴中区要做文化旅游名区[N];苏州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安平;河南艾滋病村村医吴中仁[N];健康时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琦 芳袁祺;太湖山水间崛起吴中新城[N];文汇报;2006年

7 苏吴;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视察吴中[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云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N];苏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建军;众高管出击 江苏吴中成“囊中物”[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苏州吴中,太湖最美的地方[N];新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双华;明中叶吴中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邸晓平;明中叶吴中文人集团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祥耀;杨循吉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崔t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马宇辉;“唐伯虎点秋香”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f3丽;明中叶“金陵四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德慈;中晚期常州词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买艳霞;唐寅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祥耀;明中晚期吴中文学之衍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雁灵;徐祯卿诗学思想与吴中文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苑;吴中三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婧;明代吴中二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勤;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兼论吴中集团的实践模式[D];苏州大学;2002年

6 殷晏梅;短促的生命歌吟[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春根;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伟;祝允明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周云汇;徐媛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1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1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