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萧纲兄弟文学活动差异成因之探讨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第一章 萧统、萧纲兄弟文学主张的差异
第一节 萧统的文学主张—“变化有则”、“文质彬彬”
第二节 萧纲的文学主张—“放荡新变”、“勇于创新”
第二章 萧统、萧纲兄弟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的差异
第一节 “仁孝储君”—萧统的性格特征
第二节 “潇洒蕃王”—萧纲的处事为人
第三章 萧统、萧纲兄弟的交游差异
第一节 萧统周围的文士
第二节 唯一的特例—萧统最宠爱的大臣刘孝绰
第三节 萧纲周围的文人
第四章 《文选》与《玉台新咏》编选动机的差异
第一节 “逃避世俗、自我表白”—《文选》的编选动机
第二节 “文坛正统、政治交替”一《玉台新咏》编选目的
第三节 徐d[作品未录《玉台新咏》的原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根民;;道德失范与萧纲的“放荡”文学观[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李娜;;萧统音乐观与《文选》乐府诗[J];文艺评论;2011年08期
3 钟其鹏;;《文选》编辑宗旨拟测——《文选》研究之一[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曾祥旭;;略论萧统《文选》的编辑学思想[J];中国出版;2011年17期
5 周加仁;;梁·昭明太子萧统居读磐安史料采辑与遗迹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年02期
6 秦秋咀;周唯一;;论萧统文体观念的三种面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康来;;文质彬彬,儒道杂糅——试论萧绎的文风及其成因[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8 跃进;;《文选》中的四言诗(上)[J];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04期
9 孙蓉蓉;;刘勰与定林寺考述[J];古典文献研究;2004年00期
10 王薇;;试析东晋游仙诗——以《文选》所收郭璞《游仙》诗七首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绍恒;;《玉台新咏》的编者及编撰时间考辨——兼与章培恒先生商榷[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2 徐伯元;夏星南;;略论南朝齐梁时期萧氏家族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林传成;;福州温泉文化探研[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刘德谦;;中国游记的记述类型与《徐霞客游记》的里程碑意义[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5 赵立新;;梁代的聚书风尚——以梁元帝为中心的考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永平;刘冬梅;;唐代风筝与纸鸢辨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洪德;解读“四萧”[N];光明日报;2007年
2 曾庆鸿;左手摇扇益健康[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章培恒;不尚空论,言必有据[N];文学报;2006年
4 顾农;刘孝绰“名教”案与《文选》编撰[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贾文超;吉祥之物—如意[N];市场报;2003年
6 傅刚;20世纪的“文选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7 胡遂;佛教“涅i盟牡隆庇肽铣迨玔N];光明日报;2006年
8 王志东;略评陈子昂的“兴寄”说[N];光明日报;2003年
9 梁江;王羲之慨叹:假货几可乱真[N];美术报;2000年
10 李泽广;镇江“文学之旅”抓住游人视线[N];中国旅游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牟华林;萧纲骈体论稿[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云;四萧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陈妍;南朝与唐代艳诗繁盛探微[D];西北大学;2007年
4 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沈意;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归青;南朝宫体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林清;两汉魏晋南北朝楚辞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9 黄颖;徐陵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萧统诗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宇君;萧统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朱梦雯;萧纲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红;梁朝萧氏三兄弟文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婷婷;论萧统文学理论与其文学实践的相谐与相异[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独孤婵觉;萧统、萧纲兄弟文学活动差异成因之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周斌;立身不得,文章成梦[D];四川大学;2003年
8 夏冬梅;梁简文帝诗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莉;萧纲宫体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瑞娟;梁代萧氏三兄弟文学观差异及原因探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2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3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