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

发布时间:2020-10-22 12:39
   方孝孺是明朝初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享有“程朱复出”、“读书种子”之誉。他的文学观受其人生经历和理学思想的影响,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道明气昌,在创作上提倡师古而不泥于古,认为文学应当尚朴去奇,反对当时过分尊唐抑宋的风气。本课题以方孝孺的文学观为研究重点,分析他的散文与诗歌创作,力图真实完整地体现方孝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方孝孺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从敦品砺学、追步前贤到求师问学、“程朱复出”
    第二节 从教授世子、辅佐建文到十族殉难、正气浩然
第三章 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根源
    第一节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文统论
    第二节 道明气昌和因时而变的创作论
    第三节 斥奇尚朴的美学观以及反对尊唐抑宋的批评观
    第四节 文学观形成之理学根源
第四章 方孝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醇深雄迈的散文
    第二节 意蓄气硕的诗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和书目
附录:方孝孺年表简编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羽离子;潸然泪下读青史──短议《宋濓 方孝孺评传》[J];文史杂志;2001年05期

2 文佐;有书要读[J];阅读与写作;2000年03期

3 齐庆民;;冷血方孝孺[J];书屋;2007年01期

4 顾风;;明代方孝孺行书轴[J];文物;1983年05期

5 廖保平;;一颗合格的螺钉[J];廉政瞭望;2007年05期

6 刘建强;;方孝孺[J];中国企业家;2008年07期

7 熊召政;;深愧渊明与孔明(上)——记硬骨头方孝孺[J];紫禁城;2009年06期

8 陆广平;明初方孝孺宗法思想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9 彭辉;;恐怖的书生[J];中国西部;2009年Z2期

10 王鹏举;;方孝孺传(节选)[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魁星;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孙先英;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四川大学;2005年

3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森;在“诗”与“史”之间:沈从文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权美花;高峰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杨站军;游移在激进与保守之间[D];上海大学;2007年

8 童岳敏;唐代的私学与文学[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娄晓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欧美与留日学生文学观研究(1900-1930)[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美华;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李茉妍;从《史记》看司马迁对先秦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D];延边大学;2010年

3 李宇笛;美丽而神秘的画卷[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涛;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观[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冬媛;抗战时期老舍的文学观及但丁之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萍;转化传统的现代尝试[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李慧;革命精神感召下的理想世界[D];新疆大学;2005年

8 张毅慧;论赵秉文的文学观与创作的关系[D];山西大学;2010年

9 隋欣卉;叶公超文学批评观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平;迕世文章今犹在  一腔畸愤几人知——徐渭诗歌论[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1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51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