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乐府补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7:07
   《乐府补题》是宋末元初一批遗民词人所创作的咏物词合集,分别赋咏龙涎香、白莲、莼、蝉、蟹五物,共五调37首。《乐府补题》宋元无传,清代朱彝尊始携常熟手抄本至京师,镂刻以传。随即词坛掀起了一个“拟补题”、“后补题”的浪潮。《乐府补题》作为一部咏物词集,在整个宋代咏物词乃至宋词的发展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从文本解读出发,结合词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作全面的分析。全文分四个部分: 绪论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对从清代至今有关《乐府补题》本事的研究作简要回顾,旨在通过对其本事研究的回眸,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章“寓意”分析。本着知人论世的观点,对《乐府补题》包含的思想内容加以分析。“龙涎香”诸咏寄寓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及深沉的故国眷恋。“白莲”诸咏借白莲品性表白了他们清白作人的行为准则。“莼”表现了他们不仕新朝、终老江湖的遗民意识。“寒蝉”代表的是失去庇护、孤苦终日的遗老心声。咏蟹诸词借持螯赏菊的隐逸之乐,反衬的是他们沉痛与无奈的遗民情怀。 第二章艺术特色。对于《乐府补题》的艺术特色,目前研究稍显薄弱。本文试从比兴寄托的艺术表现手法、字斟句酌的语言特征、凄厉荒寒的审美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些词作的特点。 第三章影响及评价。尽管《乐府补题》存在思想消沉及艺术雕琢的一些弊端,但将它全盘否定是不应该的,它毕竟是遗民词人在异族残酷统治下表达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们在艺术上的追求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寓意”分析
    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紫云山房拟赋莼
    余闲书院拟赋蝉
    天柱山房拟赋蟹
第二章 艺术特色
    (一) 比兴寄托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 炼字琢句、归于醇雅的语言特色
        (1) 色彩性和音响性
        (2) 用典
    (三) 凄厉荒寒的美感特色
第三章 影响及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荣平;《名儒草堂诗馀》刍议[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3期

2 刘荣平;《名儒草堂诗馀》析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静;周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1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51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