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艺术批评——论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与艺术批评的兴起
本文关键词:何谓艺术批评——论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与艺术批评的兴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关键词】: 艺术批评 现代艺术 现代性 现代主义 艺术自主 艺术史 现代意义 浪漫主义 批评家 “为艺术而艺术”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直到18世纪中晚期,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才在欧洲诞生。伴随着市民社会1与公共领域2的兴起,艺术从教会与宫廷中独立出来,成为自主的价值领域。3在现代艺术体系诞生的同时,现代艺术批评也产生了。 贡布里希[E. H. Gombrich]在其杰作《艺术的故事》中开篇时就说:“现实中根本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宏;;论哲学之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魏传光;;风险社会的现代性审视[J];求索;2007年10期
3 王丽娟;丁桃;;理性的缺失——试议在博客社区中建构公共领域的现实障碍[J];新闻传播;2007年09期
4 高鸿钧;;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J];政法论坛;2007年05期
5 梁莹;;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基于对南京市“话语民主”实践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6 徐亮;文论话语的有效性与适度理性——关于我国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症结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李江源;教育制度的本质与现代转型(下)——基于社会哲学的视野[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2期
9 牛秋业;康德与叔本华自由观比较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李侠,邢润川;论科技政策制定主体的变迁与模型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2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3 何新华;;从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热播谈媒介的社会责任[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4 程遥;;超越“工具理性”——试析大众传媒条件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7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郭权;;潜舆论外显化的限制——对舆论传播现象的反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2 冯静;中间团体在现代国家形成中的政治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董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尤游;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区的角色分析[D];上海大学;2006年
7 王炜;现代视野下的经典选择[D];四川大学;2007年
8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9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来仪;城市发展新动力[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盛红杰;市民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权力规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国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任百成;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进香;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及其规限要求[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苏琳;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政治参与相关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宁秀丽;文艺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昀;公共性的哲学反思[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文齐;绘画意象与中国意象油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嘉;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的重构与嵌入[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元;黑格尔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评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宋耀良;;浅说批评流派[J];文学评论;1983年03期
3 ;艺术批评的无限性[J];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04期
4 吴希义;;一时之书与久远之书[J];读书;1984年09期
5 周来祥;;论艺术批评的美学原理[J];学习与探索;1984年05期
6 严秀;;创作之友——生活、借鉴、批评[J];文学评论;1985年02期
7 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J];文艺研究;1987年03期
8 ;艺术批评必须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点[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2期
9 王纪宴;约翰·菲舍尔教授来我校讲学[J];文史哲;1987年05期
10 吴炫;模式:一个有意义的批评范畴[J];当代文坛;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毓庆;;八股取士与明代《诗》学的转向[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3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高力;;悬空的舞蹈——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批评[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东煜;;书法艺术批评千字文[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丽川;送艺术一块巧克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电影学书系(一)[N];中华新闻报;2000年
3 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主任 王甫;电视需要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陶宏;重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立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薛宝琨;拓展艺术批评中的文化学方法[N];文艺报;2001年
6 冯王;“酒鬼酒”瓶的鬼中鬼[N];文艺报;2001年
7 李银河;浅谈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批判[N];文艺报;2001年
8 谈瀛洲;佩特眼中的文艺复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顾维洁;理想中的色彩[N];北京日报;2002年
10 陶宏;关于中国画若干热点问题的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罗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4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颂华;现实主义批评语境下的边缘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春辰;走向多元主义的艺术视野[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4 范希琴;后现代时期的中国学校美术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阳;电影艺术卡通论[D];河北大学;2004年
6 洪潇亭;法国艺术展览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1850-1863][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7 叶丹;立场[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8 谭波;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10 周益姣;到底有多远[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何谓艺术批评——论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与艺术批评的兴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65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