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的《楚辞》阐释与《文心雕龙》的形式美学论
发布时间:2021-01-20 07:28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巨著,素有“体大思精”、“体大虑周”的美誉。历代学者多集中研究《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及其美学价值。笔者不揣谫陋,从刘勰对《楚辞》阐释入手,探讨《文心雕龙》中形式美的构建,填补了从刘勰《楚辞》接受的角度来研究其美学观的空白。本文试从刘勰对《楚辞》的阐释入手,将历史视野中的《楚辞》阐释与比较视野中的《楚辞》接受相结合,融合比较研究与接受美学,探讨刘勰《楚辞》影响下的《文心雕龙》形式美学观。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刘勰形式美学观有以下特征:新奇美、华丽美、情采美。并且,刘勰对形式美的建构,不同于“形式主义”片面的美学追求。刘勰的形式美学论植根于中国抒情文学的土壤中,站在历史的维度,打通了文学“形式美”与文学“通变”观的联结点,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阐发。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对《文心雕龙》“形式美”的思考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史视野中的《楚辞》阐释
一、刘安、王逸儒家视角评屈骚
二、扬雄、班固双重视角评《楚辞》
三、《辨骚》之“辨”
第二章 比较视野中的《楚辞》阐释
一、从依诗论骚看《楚辞》之“丽”
二、汉赋批评与《楚辞》阐释
三、从“雅丽”到“艳丽”
第三章 《楚辞》阐释与《文心雕龙》的形式美学论
一、“奇文郁起”—新奇美
二、“精采绝艳”—华丽美
三、“为情造文”—情采美
结语 从文学的地域性看刘勰的形式美学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刘勰《楚辞》观[J]. 王承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6)
[2]《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再诠[J]. 罗剑波. 文学遗产. 2006(05)
[3]从《辨骚》看刘勰“宗经”与“逆经”思想的矛盾与超越[J]. 王元贞.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4]《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之商榷[J]. 李金坤.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5]试论刘勰的楚辞观[J]. 刘杨,洪娟. 法制与经济. 2006(06)
[6]从《文心雕龙·辨骚》看中国文论思维形态[J]. 冯宪光. 社会科学家. 2005(06)
[7]刘勰雅俗论的美学意义[J]. 李天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8]《文心雕龙》论语言美[J]. 陆家桂.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9]从刘勰评骚看《文心雕龙》的通变理论[J]. 刘伟生.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从《文心雕龙·辨骚》看文论家的世界观[J]. 石海光. 语文学刊. 2002(04)
本文编号:2988646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对《文心雕龙》“形式美”的思考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史视野中的《楚辞》阐释
一、刘安、王逸儒家视角评屈骚
二、扬雄、班固双重视角评《楚辞》
三、《辨骚》之“辨”
第二章 比较视野中的《楚辞》阐释
一、从依诗论骚看《楚辞》之“丽”
二、汉赋批评与《楚辞》阐释
三、从“雅丽”到“艳丽”
第三章 《楚辞》阐释与《文心雕龙》的形式美学论
一、“奇文郁起”—新奇美
二、“精采绝艳”—华丽美
三、“为情造文”—情采美
结语 从文学的地域性看刘勰的形式美学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刘勰《楚辞》观[J]. 王承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6)
[2]《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再诠[J]. 罗剑波. 文学遗产. 2006(05)
[3]从《辨骚》看刘勰“宗经”与“逆经”思想的矛盾与超越[J]. 王元贞.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4]《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之商榷[J]. 李金坤.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5]试论刘勰的楚辞观[J]. 刘杨,洪娟. 法制与经济. 2006(06)
[6]从《文心雕龙·辨骚》看中国文论思维形态[J]. 冯宪光. 社会科学家. 2005(06)
[7]刘勰雅俗论的美学意义[J]. 李天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8]《文心雕龙》论语言美[J]. 陆家桂.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9]从刘勰评骚看《文心雕龙》的通变理论[J]. 刘伟生.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从《文心雕龙·辨骚》看文论家的世界观[J]. 石海光. 语文学刊. 2002(04)
本文编号:2988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8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