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与李洱《花腔》的历史叙事
发布时间:2021-04-14 06:11
李文俊翻译《喧哗与骚动》出现在新中国的转型时期,深深影响60后作家。李洱《花腔》被称为中国版的《喧哗与骚动》,两者所叙之事都是以回忆为主,对一段历史进行多角度的回顾从而达到历史叙事的目的。在这种叙事行为中,他们都以回忆为主;采用复调的叙述方式,书写历史的故事。同时这种以回忆为主的叙事方式带有一种主观意识,具有不可靠性,最终展现的历史真相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虚无的色彩,而这一点恰恰也是对当前思想碰撞空前强烈的社会最好的诠释。
【文章来源】:昌吉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的诉说与呈现
二、历史叙事的不可靠性
三、历史叙事下的时代之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化语境中的知识悲剧——李洱小说《花腔》中话语结构的比较文学阐释[J]. 李迎丰. 中国比较文学. 2003(04)
[2]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颁奖会答谢辞[J]. 李洱. 作家. 2003(03)
[3]碎片化与整体性——《喧哗与骚动》的历史感之建构[J]. 易晓明.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1)
本文编号:3136820
【文章来源】:昌吉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的诉说与呈现
二、历史叙事的不可靠性
三、历史叙事下的时代之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化语境中的知识悲剧——李洱小说《花腔》中话语结构的比较文学阐释[J]. 李迎丰. 中国比较文学. 2003(04)
[2]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颁奖会答谢辞[J]. 李洱. 作家. 2003(03)
[3]碎片化与整体性——《喧哗与骚动》的历史感之建构[J]. 易晓明.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1)
本文编号:3136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3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