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风与俗:中国现代作家“地缘文化”表现形态论

发布时间:2021-05-16 11:22
  缘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出现而引发的对故乡"地缘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在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老舍、巴金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身上都有突出的表现。周作人与鲁迅论及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缘文化积淀的自觉表现与"流寓"或"侨寓"之地生命体验的故乡地缘文化建构,是作家"地缘文化"表现的两种基本形态。相较而言,周作人更多地谈到前者的地缘文化表现,他强调的是"地方"、"风土",是"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而鲁迅除此以外,还重视"被故乡所放逐"、"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作家"流寓"或"侨寓"之地的生存方式,重视这种"异地"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在创作中的重要影响。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表现,共同呈现了"地缘文化"的丰富多彩,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别样的画卷。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域风情之奇与文学作品之美——以恩施土家族作家为中心[J]. 李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2]鲁迅与光复会——《范爱农》解读[J]. 陈方竞.  名作欣赏. 2010(30)
[3]《流亡文学》与勃兰兑斯巨大世界性影响的形成[J]. 朱寿桐.  江海学刊. 2009(06)
[4]论巴金文学创作的“反地域文化”特征——兼谈对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J]. 童龙超.  南京社会科学. 2007(06)
[5]论鲁迅对《二心集》型批评文体的反拨[J]. 张直心.  鲁迅研究月刊. 1997(03)
[6]认识老舍(上)[J]. 樊骏.  文学评论. 1996(05)
[7]现代西方哲学在鲁迅藏书和创作中的反映(下)[J]. 姚锡佩.  鲁迅研究月刊. 1994(11)
[8]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J]. 凌宇.  文艺研究. 1986(02)
[9]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J]. 舒乙.  文史哲. 1982(04)



本文编号:3189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89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