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打工文学的转型与突围——以佛山作家为观察核心
发布时间:2021-07-04 04:52
打工文学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聚焦于在珠三角地区打工群体的生活与生命样态,并且伴随底层文学的兴起,成为当时人们较为关注的文学现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打工作家自身的局限性,打工文学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对此,后打工文学也在尝试进行转型与突围。此时书写者由原本的业余作家转变为了职业作家,自觉地站在更高的立意进行写作。随着早期的打工者从移民变为新市民,城乡不再是尖锐的对立,二者也逐渐趋于调和。后打工文学融合了宏观与微观书写,以此展现了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
【文章来源】:写作.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后打工文学的转型
(一)平视姿态书写
(二)创作身份转变
三、后打工文学的突围
(一)情感的转变
(二)个体书写与宏观叙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底层书写”的盲点、阈限与未来[J]. 高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东方文学视域下的底层文学[J]. 许相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2)
[3]当代文学境遇中的“候鸟”踪迹——城市化进程中“打工文学”的生产、撒播与移植[J]. 陈超.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2)
[4]在生存中写作:从“底层文学”到“打工文学”[J]. 刘旭. 文艺争鸣. 2010(23)
[5]“后打工文学”的诗意建构——张伟明《深眸·男》一瞥[J]. 秦香丽. 南方文坛. 2010(06)
[6]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J]. 蒋述卓. 文艺争鸣. 2005(03)
本文编号:3264077
【文章来源】:写作.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后打工文学的转型
(一)平视姿态书写
(二)创作身份转变
三、后打工文学的突围
(一)情感的转变
(二)个体书写与宏观叙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底层书写”的盲点、阈限与未来[J]. 高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东方文学视域下的底层文学[J]. 许相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2)
[3]当代文学境遇中的“候鸟”踪迹——城市化进程中“打工文学”的生产、撒播与移植[J]. 陈超.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2)
[4]在生存中写作:从“底层文学”到“打工文学”[J]. 刘旭. 文艺争鸣. 2010(23)
[5]“后打工文学”的诗意建构——张伟明《深眸·男》一瞥[J]. 秦香丽. 南方文坛. 2010(06)
[6]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J]. 蒋述卓. 文艺争鸣. 2005(03)
本文编号:3264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6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