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艺术理论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知识领域。本文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艺术理论及其知识生产的相关问题。首先,作者提出艺术理论介于美学和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居间性,通过一种自我批判,作者认为可以变居间性的消极理解为积极建构,由此推进艺术理论的发展。其次,以场域理论为参照,作者分析了艺术理论的知识生产者的不同来源及其体制、象征资本问题,探究了艺术理论争议的意义及其达成妥协性共识的图景。最后,作者指认在各门艺术中,诗与画(或文学与美术)往往更受艺术理论青睐,成为艺术理论知识生产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因为这两门艺术更接近对艺术理论的一般问题和原理的解释,不像其他艺术更加专业化和技术性。所以,文学和美术往往成为艺术理论研究最为重要的两个领域。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知识生产 艺术理论 居间性 场域 诗与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12JZD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无论在西文还是在中文里,艺术理论(art the-ory)都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它究竟是指某个具体门类艺术的理论?还是涵括所有艺术的总体性理论?这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一种理论好像很容易找到,它具体有形实实在在;后一种理论则模模糊糊,似乎悬浮在半空中。不过,也许我们可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杏苗;对现代社会合理精神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向晨晨;;跌入超现实主义者的拾荒之梦——桑塔格眼中的摄影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贾克敏;赵禄;;论后现代艺术的非普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马苏娜;;从商业化对先锋戏剧的渗入谈其发展——以话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样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金建萍;;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翟文铖;;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关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主题转换的一种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3 赵士发;;生态辩证法与多元现代性的可能——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4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9 汉斯·朗恩·伊维尔森;郑马利;;泰勒的世俗化理论——理解西方思想的关键——评查尔斯·泰勒的《世俗时代》[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五辑[C];2012年
10 魏巍;;刍议科技异化与科技生态化[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8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小鲁;从平面构成角度解读立体主义绘画——反观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汪成;动态化标志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_";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政府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义卿;刘心武与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文学思潮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琳;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美学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艳艳;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怪诞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丹燕;塑造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闻;艺术理论的新开拓[J];文艺研究;1984年04期
2 郭银星;;艺术理论研究格局的历史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04期
3 胡志颖;;艺术无常论[J];北方美术;2001年01期
4 李世涛;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阶级性与共同人性[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郭晓霞;艺术理论发展与艺术欣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赖积船;丁志丛;;“意象”的还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宁;;马克思主义对艺术与历史关系的批判与反思[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马欣;;现代艺术理论对中国当今艺术发展的指导作用[J];理论界;2008年08期
9 张霞云;;我读朱良志先生书[J];艺术探索;2009年02期
10 ;致读者[J];艺文论丛;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关于艺术理论的理论反思[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宋建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马清福;;文艺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6 李心峰;;新时期艺术生产论及其理论意义[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莫先武;;当代审美意象理论之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四达;;方兴未艾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作者心得[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谦;严谨与激情并存的艺术理论交流[N];文艺报;2011年
2 王柯平;从禅宗公案来审视丹托的艺术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王瑞光;博采广纳 锐意创新[N];文艺报;2009年
4 朱艳萍;艺术中的人文再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汪军;用比较法研究中国传统艺术[N];光明日报;2009年
6 何桂彦;美术批评须有自己的方法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彭吉象;“艺术”应尽早升格为学科门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蓝凡;艺术的批评与批评的艺术[N];文汇报;2008年
9 筱 茵;表演靠学识还是靠钱捧[N];中国艺术报;2004年
10 周舒;“798”的第一家“国营”艺术空间[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5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波;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3 刘国柱;贡布里希与波普尔[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欧阳华;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D];苏州大学;2006年
5 郭宾;浅析人类的艺术创造[D];山西大学;2005年
6 马艳;形式的生命[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秦佳;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峥;现代性视域中的丹纳艺术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王永江;反传统—论海德格尔的艺术观[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杨雄;关于阿多诺“文化工业”及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