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境界论

发布时间:2017-04-27 12:00

  本文关键词:艺术境界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意境”与“境界”常被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是判然有别的。“意境”强调的是主客化一,情景交融,“境界”注重的则是作家、艺术家凝铸于作品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主体性体悟与沉思,即诗性精神空间;“意境”是一个浑然整体概念,“境界”是一个深度层级概念;“意境”更适于论及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之类诗作,而“境界”则不仅可用之于分析各类诗歌,亦可用之于分析小说、散文、戏剧以及书法、绘画、音乐等各类艺术作品,以及诗人、作家、艺术家的人格层次等。文学艺术中的境界,由低到高,大致上可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宇宙四个层级,中外历史上那些一流文学名著,所达到的正是最高品级的宇宙境界。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艺术境界 意境 诗性精神空间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在我国文艺学领域,艺术境界早已是一个频频可见的术语,如“美好的艺术境界”、“深远的艺术境界”、“崇高的艺术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某某作家的艺术境界”、“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市场冲击下的艺术境界”等等,仅由百度搜索,含有该术语的资料即已达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相占;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J];文史哲;2003年03期

2 吕家乡;意境诗的形成、演变和解体——兼论新诗不是意境诗[J];文史哲;2004年03期

3 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文学评论;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宏;;论哲学之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易小斌;;陶渊明乡村发现的美学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2期

3 袁冰,石东平;略论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医方剂学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01期

4 谢向红;自由诗的自由与法度———论艾青中后期诗歌的格律化倾向[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牛秋业;康德与叔本华自由观比较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桂劲松,张占军;走向美的乌托邦——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张应斌;;《古诗十九首》的颓废主义诗歌[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王宝琴;;语文审美教育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6期

9 俞学雷;文本对话·三主机制·多元策略——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探微[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王坤;回归典型环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菊花意象的三重境界[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徐志平;;万千俊美集一身——中国京剧美学精神浅探[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根;;产品本土化设计在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5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陈湘琳;;休去倚危阑——辛弃疾“登楼”心态初探[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珂;;论英诗诗体对闻一多的影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菁娜;;理想的读者——对“共鸣”理论的反思[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贾京生;;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A];当代亚洲色彩应用: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海霞;危机下的文学图景[D];上海大学;2007年

5 韩胜;清代唐诗选本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6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8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焦印亭;刘辰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古典诗歌艺术研究四题[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晶晶;韵者,美之极[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凌云;程嘉燧诗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章慧丽;元代诗学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玲;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D];山东大学;2007年

6 侯艳;互文性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高寺东;明清小说中女扮男装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吴宇;哲人之诗[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帅茜;龚自珍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黄晓丹;沈宜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之放;以意象为中心话语建构文艺学理论体系[J];求是学刊;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佛雏;;《人间词话》五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张成珊;;要给观众想象的余地[J];电影新作;1980年05期

3 刘文忠;;读《葛巾》[J];名作欣赏;1980年01期

4 荆竹;;“厚积”与“薄发”[J];朔方;1980年10期

5 万青力;陆俨少的艺术境界[J];美术研究;1981年01期

6 王家伦;尟满着奿意的小姫——谈孙犁小说的写景与抒情[J];名作欣赏;1981年04期

7 杜清源;表现爱情要写出新意[J];剧本;1981年12期

8 陈学超;;鲁迅《野草》的意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罗洛;;九奇峰(外二首)[J];上海文学;1981年12期

10 郭踪;;“画”手[J];电影艺术;198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尚斋;;纪游文学的发展与曹氏父子的纪游诗赋[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雍振华;李金明;;苏州园林的理水艺术[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3 王岱英;;毛泽东诗词艺术探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吴高仪;;从“大团圆”到“大悲剧”——谈傣剧《南西娜》的结尾[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5 朱加荣;;论毛泽东诗词的艺术境界[A];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6 刘贲;;守望传统图形设计的心灵乐章[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克隆;;混茫伟岸 飘逸空灵——略论《庄子》散文的艺术境界[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田光辉;;儒学的特征与当代道德的建设[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四)[C];2004年

9 朱永春;;传统民居的意境构成及现代意义[A];第13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暨无锡传统建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武才娃;;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兼论王国维的艺术境界[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远;冰雪的世界[N];中国艺术报;2000年

2 天琪;冰清雪洁 情有独钟[N];美术报;2000年

3 孟丽丽;解读——乐感[N];音乐周报;2000年

4 田凤;大巧若拙的艺术境界[N];北京日报;2001年

5 陶宏;女画家撑起当代艺术半边天[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靳鹤亭(山东,,99级研修班);略论古文字与书法创作的内在联系[N];中国艺术报;2001年

7 仲宜;看一代天骄[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于青;绚烂之极归于平淡[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记者 梁若冰;沈从文百年诞辰纪念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湖南益阳师范学校 郭启明;水彩人物头像写生刍议[N];美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元卿;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华;王国维“境界说”的艺术本体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春波;王国维“境界”说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殷海芳;“逃亡人”的精神留恋[D];苏州大学;2004年

4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宁;试论与谢芜村俳句文学的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苒苒;新闻意境的审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丹;文学观念的嬗变与艺术境界的差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单苹;失落与升华[D];湘潭大学;2006年

9 何珊;从语境角度论《林家铺子》的等效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程小青;《浮生六记》与江南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艺术境界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0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