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心灵不息的变幻——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

发布时间:2021-09-01 00:08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女作家。她是以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丰沛的情感贯穿她作品的始终。她追求心灵的“诚”,在灵动的情感下,精神品格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彩。古典美与现代性特征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在她的诗歌中浑然天成,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第一章 丰沛的情感
第二章 心灵的“诚”
第三章 古典美与现代性特征
第四章 诗歌中的“三美”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林徽因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J]. 张玉秀.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03)
[2]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世界凝视[J]. 亓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6)
[3]现代女作家文本里孤独、无力的母性——试论张爱玲、杨绛、苏青、林徽因的母性书写[J]. 卢升淑.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4]林徽因小说创作的审美风格[J]. 陈娇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5]论林徽因诗歌的感觉情绪美[J]. 张世元.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2000(03)
[6]试论林徽因的情诗心迹及其意象对象[J]. 索斌.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7]充满诗意的人生──试论林徽因和她的诗歌[J]. 郑娟.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03)
[8]林徽因诗歌情感历程浅析[J]. 钟纪新.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9]散落的珍珠——论林徽因和她的诗[J]. 黄晓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10]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京派作家的现代性[J]. 史书美,李善修.  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 1995(S1)



本文编号:3375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75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