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1-10-19 07:56
如果要研究一份刊物在整个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它的史学价值,必须找到研究刊物的外视角。以文学思潮为切入点就是一种期刊研究角度的外视角。论文从“文学思潮”的角度研究《现代》杂志,并以《现代》杂志和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的纠葛关系来探讨《现代》杂志在三十年代文学格局的地位和意义,主要着眼点在期刊同文学思潮的联系和期刊在文学思潮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一个刊物进行整体性考察,必须研究它同当时正在流行的文学思潮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对《现代》这样一个三十年代的“当代”期刊,它所注视的正是围绕在身边的波及全球的新兴文艺思潮。在三十年代影响文坛格局的文学思潮中,左翼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两股重要的文学思潮。从《现代》登载的主要内容和《现代》的主要创作者看,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一传入中国就同左翼文学思潮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从创刊开始,以反映这两大文学思潮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情况作为办刊方向,而两大文学思潮从现象到本质之间的复杂和微妙的关系成为我们解读这份在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轰动的杂志的一把钥匙。论文的写作方式基本采用从“概念”到“现象”到“个案”的思路,主体部分分四章来论述《现代》杂志和三十年代文学思潮...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价值和创新点
三、理论资源
第一章 从《无轨列车》、《新文艺》到《现代》
第一节 从《无轨列车》到《新文艺》
第二节 从《新文艺》到《现代》
第三节 《无轨列车》、《新文艺》在施蛰存编辑生涯中的意义
第二章 三十年代左冀文学思潮和《现代》
第一节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起源
第二节 《现代》对左翼文学思潮的译介
一、新的浪漫主义
二、《现代》杂志中的日本左翼文学
三、《现代》杂志中的俄苏左翼文学
四、《现代》杂志中的欧美左翼文学
五、非功利性和自主意识——《现代》杂志对左翼文学思潮翻译的姿态
第三节 《现代》中的杜衡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
一、左倾但不激进——杜衡创作的特点
二、杜衡参与的两次著名的文艺论争
第三章 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现代》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传播的语境
第二节 《现代》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
一、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译介
二、法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翻译
三、现代美国文学专号
四、自我飞扬——《现代》杂志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翻译的姿态
第三节 《现代》中的穆时英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章 施蛰存和《现代》
第一节 翻译:作为文学上的选择和接受方式
一、《现代》杂志翻译的主体
二、《现代》杂志翻译的客体
第二节 施蛰存的文学理想
一、《现代》的编辑理念——贯彻“鼓子政策”
二、“左翼”还是“现代”——谈施蛰存的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现代》杂志译介活动的特点[J]. 王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2]《现代》的现代品格[J]. 管兴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3]历史估定价值——沈雁冰《小说月报》与施蛰存《现代》的比较评析(续)[J]. 付用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4]历史估定价值——沈雁冰《小说月报》与施蛰存《现代》的比较评析[J]. 付用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5]在探索“现代”的蹊径上——重论施蛰存[J]. 杨迎平. 汕头大学学报. 2004(03)
[6]施蛰存与新诗及“《现代》派”[J]. 周良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01)
[7]论施蛰存的编辑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J]. 黄忠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8]观察美国文学的第一面窗户:《现代·现代美国文学专号》[J]. 杨文红. 中外文化交流. 1995(05)
[9]穆时英:划出两条轨迹的流星[J]. 吴义勤. 贵州社会科学. 1993(05)
本文编号:344446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价值和创新点
三、理论资源
第一章 从《无轨列车》、《新文艺》到《现代》
第一节 从《无轨列车》到《新文艺》
第二节 从《新文艺》到《现代》
第三节 《无轨列车》、《新文艺》在施蛰存编辑生涯中的意义
第二章 三十年代左冀文学思潮和《现代》
第一节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起源
第二节 《现代》对左翼文学思潮的译介
一、新的浪漫主义
二、《现代》杂志中的日本左翼文学
三、《现代》杂志中的俄苏左翼文学
四、《现代》杂志中的欧美左翼文学
五、非功利性和自主意识——《现代》杂志对左翼文学思潮翻译的姿态
第三节 《现代》中的杜衡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
一、左倾但不激进——杜衡创作的特点
二、杜衡参与的两次著名的文艺论争
第三章 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现代》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传播的语境
第二节 《现代》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
一、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译介
二、法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翻译
三、现代美国文学专号
四、自我飞扬——《现代》杂志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翻译的姿态
第三节 《现代》中的穆时英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章 施蛰存和《现代》
第一节 翻译:作为文学上的选择和接受方式
一、《现代》杂志翻译的主体
二、《现代》杂志翻译的客体
第二节 施蛰存的文学理想
一、《现代》的编辑理念——贯彻“鼓子政策”
二、“左翼”还是“现代”——谈施蛰存的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现代》杂志译介活动的特点[J]. 王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2]《现代》的现代品格[J]. 管兴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3]历史估定价值——沈雁冰《小说月报》与施蛰存《现代》的比较评析(续)[J]. 付用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4]历史估定价值——沈雁冰《小说月报》与施蛰存《现代》的比较评析[J]. 付用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5]在探索“现代”的蹊径上——重论施蛰存[J]. 杨迎平. 汕头大学学报. 2004(03)
[6]施蛰存与新诗及“《现代》派”[J]. 周良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01)
[7]论施蛰存的编辑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J]. 黄忠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8]观察美国文学的第一面窗户:《现代·现代美国文学专号》[J]. 杨文红. 中外文化交流. 1995(05)
[9]穆时英:划出两条轨迹的流星[J]. 吴义勤. 贵州社会科学. 1993(05)
本文编号:3444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444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