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试论谢灵运思想发展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1-11-05 10:15
  谢灵运是中古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之一。他学识广博,才华横溢。其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家影响甚著,亦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本文尝试以谢灵运生平事迹的考述和作品系年为基础,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对谢灵运的思想进行纵向和横断面的分析,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本来思想面貌,对人物在特定环境的影响下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断。谢灵运生于豪门大族。晋宋时期的文化潮流,谢氏家族兼综儒家、道家、道教和佛教的家学,养成了谢灵运复杂的思想面貌,确定了他思考政治与人生的主要文化资源。在东晋末期,谢灵运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肩负振兴家族的重任,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在其家族成员和社会环境与政治中心地带人物的影响下,谢灵运的思想面貌显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建功立业观念占有主导地位。晋宋易代之后,谢灵运的政治地位下降。他积极尝试在新朝实现在前朝尚未达到的目标,仕进之路依旧充满艰难险阻。从永初到元嘉初年,谢灵运在政治上日益边缘化,他的思想主体经历了由儒家而道家的交替转换过程。元嘉三年以后,谢灵运的思想变化多端。最初两年,他不受重用,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对收复中原抱有热情,其思想基础属于儒家。在其后的隐居生活中,谢灵...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家族庇荫与家学熏陶
    第一节 陈郡谢氏的政治地位与家学风范
    第二节 谢氏家族对谢灵运的精心培养
第二章 政治实践与儒家思想
    第一节 执着的仕宦实践
    第二节 兼济天下的追求
    第三节 扬名显亲的渴望
    第四节 调节心性的道踪与佛影
第三章 仕隐交替与思想转型
    第一节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第二节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第四章 儒释互补恨存生尽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复活与退潮
    第二节 守道顺性纵诞招谤
    第三节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谢灵运与佛教的关系[J]. 王永波,王辉斌.  贵州社会科学. 2005(06)
[2]谢灵运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 顾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3]谢灵运新研三题[J]. 顾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4]谢灵运佛教思想论略[J]. 马晓坤.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2(06)
[5]论谢灵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J]. 马晓坤.  社会科学战线. 2002(04)
[6]“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试析谢灵运儒家思想的显现[J]. 孙兰.  东岳论丛. 2002(02)
[7]谢灵运被劾真相考──兼考谢灵运之卒期[J]. 李雁.  文学遗产. 2001(05)
[8]近二十年谢灵运研究综述[J]. 孙海燕.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9]谢灵运年谱考辨[J]. 宋红.  文学遗产. 2001(01)
[10]东晋僧徒的山水诗与谢灵运[J]. 周铁项,齐文榜.  中州学刊. 2001(01)

硕士论文
[1]论家族文化对谢灵运的影响[D]. 施永庆.山东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477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77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