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王魁负心”考论

发布时间:2021-11-09 17:40
  王魁与桂英的爱情故事,从宋朝起,就在民间广泛流传。迄今为止,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出现。宋人笔记、话本小说、元人杂剧、明清传奇,直到近代川剧、京剧舞台上,魁桂爱情故事仍在不断流传中发展变化着,亦常为世人评说,且每多分歧。因此,本文旨在考论两个问题:其一,考辨魁桂爱情故事的男主人公是否是历史上宋朝的状元王俊民;其二,魁桂爱情故事由悲剧到喜剧再到悲剧,王魁的形象从负心到痴心又到负心,历经三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综合各类史料,可将历史上的王俊民勾勒如下:王俊民,字康侯,宋莱州掖县人,嘉祐辛丑(1061)年状元及第。初授上任后不久便身患狂疾,精神错乱,于嘉祐癸卵(1063)年死于徐州,终年二十七岁。俊民一生洁身自好,与宋人笔记小说《王魁传》中那个背信弃义的王魁并不是一人。《王魁传》的出现是基于对当时整个社会“富易交,贵易妻”风气的批判,而并非具体地谴责某个状元的个人品质问题。王魁,实是一类人的统称,而非特指王俊民。 从“王魁负心”故事的发展流变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宋元时期的这类作品,全都是负心鬼报的悲剧;而明代,则是清一色不负心的大团圆喜剧...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王魁负心”本事考
    (一) 故事流变
    (二) 王魁与王俊民考辨
二、人物形象的嬗变
    (一) 王魁:“负心—痴心—负心”三部曲
    (二) 桂英:从青楼妓女到封建淑女
三、变化的原因
    (一) 内在原因:从民间传说到文人创作
    (二) 外部原因:科举制度、社会思潮与文人地位的变化
四、现存“王魁戏”艺术分析
余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85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85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