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批评视阈中的张爱玲
发布时间:2021-12-11 03:00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它吸收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心理学、政治科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与当代西方许多流行的理论思潮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后殖民主义利用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在知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控制。后殖民批评指出,在殖民时期宗主国不仅对殖民地实行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掠夺,也在文化方面进行了歪曲。张爱玲有着香港、上海殖民地的社会生活经验,她的创作是不同文化冲突交融的结晶,深刻地揭示了民族文化在殖民过程中如何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的复杂过程。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一个多种话语相互竞争并显示出某种杂糅共生的特征的时代。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一切假想的“中心”意识和陈腐观念均被打破,在后现代多元思维模式的指引下,张爱玲的研究也应该被放置于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之中。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揭示张爱玲在中国后殖民文学中的拓荒者的价值。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张爱玲的作品描写了处于殖民“凝视”之下的沪港社会,他们是被看的“他者"。在华洋杂处、新旧掩映的殖民地香港...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殖民“凝视”之下的“他者”
二、反殖民凝视的书写方式:颠覆和模仿
三、民族文化的坚守者:以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反击殖民者
四、殖民地妇女的命运:属下能说话吗?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海派文学的传统[J]. 陈思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53388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殖民“凝视”之下的“他者”
二、反殖民凝视的书写方式:颠覆和模仿
三、民族文化的坚守者:以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反击殖民者
四、殖民地妇女的命运:属下能说话吗?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海派文学的传统[J]. 陈思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533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53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