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当代西方翻译文学中的中国镜像、意识形态及改写——以《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1 09:02
  莫言小说在国际文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翻译的成功,葛浩文作为莫言最重要的译者,虽然得到莫言的高度赞扬,但他不够忠实的归化、甚至自由增删、改写的译法并非全无非议。事实上,葛浩文代表西方读者的视角,阅读莫言小说时,难免带着西方现代文化的优越感和对异质文化的焦虑感,构建以意识形态区分为核心的异质的中国镜像。从《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镜像"影响着小说英译从选本到翻译策略运用的全过程。外来文化的接受从来就是个依语境的重建过程,其复杂程度远不止忠实与否的选择。 

【文章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2014,(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他者的中国镜像与翻译选本
二、作为他者的中国镜像与翻译改写
    1. 情节的改写
    2. 文化负载词的改译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莫言获诺奖看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作家、译家和评论家三家谈[J]. 张毅,綦亮.  当代外语研究. 2013(07)
[2]谈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操纵——以莫言《爱情故事》葛浩文英译本为范例[J]. 张越.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3]东方有鸟,卅载不鸣,何若“莫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国外路线图[J]. 黄伟林,穆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4]莫言如是说[J]. 卫建民.  中国发展观察. 2012(10)
[5]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 文军,王小川,赖甜.  外语教学. 2007(06)
[6]拉康:一种黑格尔式的读解[J]. 吴琼.  外国文学. 2002(01)



本文编号:3534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534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