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视角下《寂静的春天》和《复合污染》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2-01-26 20:13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通过对杀虫剂的危害研究,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之后,有吉佐和子受此部作品的影响,从日本生态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于1975年发表了《复合污染》。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来探究其生态思想及其社会作用。
【文章来源】:英语广场. 2020,(17)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美国和日本生态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2《寂静的春天》与《复合污染》的对比
2.1 共同点
2.2 差异性
3《寂静的春天》体现的生态思想
3.1 生态中心思想
3.2 生物进化论
3.3 生态整体主义
4《复合污染》体现的生态思想
4.1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4.2 倡导简约的物质生活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 陈丽屏. 英语广场. 2019(12)
[2]历史书写中的生态话语权斗争——以“快活山的五朔节花柱”为例[J]. 周雪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3]混沌的阈限:自我探寻·艺术抉择·审美人生——以《他们眼望上苍》为例[J]. 陈红梅.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9(05)
[4]文化视角下中国不同地区引进电影片名的翻译[J]. 芦蓉,邵华. 英语广场. 2019(06)
[5]《斧柄集》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J]. 奚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6]约翰·斯坦贝克动物观的生态意义[J]. 陈丽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7]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与教学——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工作坊”第三期综述[J]. 袁家丽,何花莲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8]翻译“理想”与“艺术”实践——评罗新璋翻译观[J]. 吴婷,祁文慧. 英语广场. 2019(02)
[9]我国生态文学翻译现况初探[J]. 刘畅,韩启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2)
[10]21世纪以来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 何花莲子,韩启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1)
博士论文
[1]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 杨晓辉.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11102
【文章来源】:英语广场. 2020,(17)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美国和日本生态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2《寂静的春天》与《复合污染》的对比
2.1 共同点
2.2 差异性
3《寂静的春天》体现的生态思想
3.1 生态中心思想
3.2 生物进化论
3.3 生态整体主义
4《复合污染》体现的生态思想
4.1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4.2 倡导简约的物质生活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 陈丽屏. 英语广场. 2019(12)
[2]历史书写中的生态话语权斗争——以“快活山的五朔节花柱”为例[J]. 周雪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3]混沌的阈限:自我探寻·艺术抉择·审美人生——以《他们眼望上苍》为例[J]. 陈红梅.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9(05)
[4]文化视角下中国不同地区引进电影片名的翻译[J]. 芦蓉,邵华. 英语广场. 2019(06)
[5]《斧柄集》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J]. 奚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6]约翰·斯坦贝克动物观的生态意义[J]. 陈丽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7]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与教学——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工作坊”第三期综述[J]. 袁家丽,何花莲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8]翻译“理想”与“艺术”实践——评罗新璋翻译观[J]. 吴婷,祁文慧. 英语广场. 2019(02)
[9]我国生态文学翻译现况初探[J]. 刘畅,韩启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2)
[10]21世纪以来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 何花莲子,韩启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1)
博士论文
[1]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 杨晓辉.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11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1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