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顾况思想与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2 21:29
  顾况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身历盛唐和中唐,对唐代社会生活的衰变有着深切的感受。 从传统继承的儒家思想,与作为精神安慰的释道文化的渗透,使顾况的思想呈现出复杂的价值取向。中唐诗人积极主动地接受宗教思想与宗教文化,从而使他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新的美学风貌。道教文化对顾况的影响是从幼年直到他老年归隐茅山。道教追求自然的生活,是顾况用情方外、排解忧愁的方式;诗人对佛教也有深厚的感情,佛教的虚空观与道教游于物外的精神相契合,顾况有以佛补儒的心理期望。种种因素的影响使顾况的诗文显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无论怎样,顾况并没有放弃儒家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他提倡文以载道说,持儒家传统的诗教观。诗歌创作体民生、重社会,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期望规划自己的人生追求。 在诗歌和艺术创作方面,顾况的作品透露出盛唐气象,有豪迈的盛唐精神。中唐是诗歌创新求变的时期,顾况对盛唐艺术精神的承继,是他狂放个性的文学体现,也是对大历萎靡诗风的新变。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释道文化的滋养和影响
    第一节 道家、道教孕育的仙风道骨
    第二节 顾况以佛教为题材的诗歌创作
    小结
第二章 传统关怀视野中的价值判断和自我体认
    第一节 体民生、重现实的诗歌观念
    第二节 安邦治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小结
第三章 顾况诗画创作的艺术风格与盛唐的比较
    第一节 盛唐艺术精神的续唱与和声
    第二节 “昔少年,今已老”——与盛唐艺术精神的相异性
    小结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白的醉态诗学思维方式(上)[J]. 杨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01)
[2]“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J]. 赵昌平.  中国社会科学. 1984(04)



本文编号:3696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96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