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章太炎与新文学

发布时间:2023-02-16 18:05
  作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思想发源地,清末的文学复古主义思潮以异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格的生成。尤其是章太炎举全部民族文化以应付时代危机的“文学复古”论,由于揉入了鲜明的个人生命体验,成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探求民族文化复兴的努力中最独特的一支,同时也为随后到来的新文学作了思想与文化上的准备。而周氏兄弟在章氏启发下形成的文学与文字的体验、对传统与西方的理解,都与胡适之等留学欧美的现代知识分子有很大不同,这也为二十年代以后的新文学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多种可能性。 本文的思路,一方面期待对章太炎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并借助周氏兄弟的沟通梳理章太炎与二三十年代新文学的潜在关联,另一方面,本文并不局限于影响研究,而试图带着章太炎的问题来看新文学,通过几代知识分子在这些问题上的冲突与碰撞来尽可能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因而在结构上,“上篇”主要是以周氏兄弟为主的个案研究,集中探讨他们在文学思想上对章太炎的承接;“下篇”则从语言文字的诸多问题出发,梳理章太炎与周氏兄弟乃至整个新文学的沟通与矛盾,在这部分中,鲁迅与周作人虽然仍是我关注的重心,但在此之外,康有为、梁启超、刘师...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章太炎与"新文化"、"新文学"
        1、章太炎生平与著述
        2、章太炎与"新文化"
        3、章太炎与周氏兄弟的交往
    二 已有研究成果及我的设想
上篇
    第一章 章太炎的"文学复古"
    第二章 章太炎与鲁迅的早期文学
        一 民族的"自性"、"自心"
        二 "个人的自主"
        三 伪与真、迷与正——对文人传统的疏离
        四 复仇的革命与复仇的文学
        五 传统体验方式的现代转换
            1、庄子
            2、王阳明
    第三章 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与周作人
        一 民族主义视野下的文学
        二 同一与差异
        三 "救国者"的道德
下篇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文字
    第五章 从"新名词"到欧化文法
        一 "废弃语"与"新造语"
        二 国文研究法:从《马氏文通》说起
    第六章 文的界说
        一 无所不包的文
        二 "纯"与"杂"、"小文"与大文
    第七章 言与文——未完的争辩
        一 文字与"口说"
        二 "言文一致"之一:拼音文字
        三 "言文一致"之二:文白之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44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44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