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观念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6 13:14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观念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前,技术作为推动艺术形态演变、艺术风格发展变化的一种重要因素,对艺术观念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思维模式的变化。在艺术创作中,技术工具化与艺术的高技术发展趋势,不但使得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同时,技术与艺术之间加速融合的新模式和新形态,还在通过更新的传播媒介和更广阔的方式、途径,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和技术观。艺术创作观念的演变与艺术品日渐形成的高技术化、去物质化现象,揭示出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已衍变为丰富多样的技术品。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和新介质、新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表达。在高技术时代大众文化泛漫化的背后,我们着眼更多的应该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于经典艺术作品创作理念和审美标准的坚守。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最后只能交由艺术这一人类精神领域最高层次的审美文化表现形式来做最终的解决。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媒介和多元文化的交汇中,构建出以人为原点的艺术理论思想体系。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两者的驱动与磨合中,在艺术精神的照耀和人文情怀的追索之下,必然会营造出浓重的文化氛围,这个蕴涵着高尚审美境界的精神场域涵养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并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和智慧的源泉。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技术进步 艺术创作 艺术观念 艺术作品 审美文化 精神境界 技术理性 关系
【基金】:201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YSA002)阶段性成果 2013年度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当代社会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1)(理论类)阶段性成果 东南大学重大科学研究引导项目“技术革新与艺术观念变化”(项目编号:32130401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英文中的“technology”、“craft”及“art”与希腊文的“τ'εχνη”(后延伸为“téchnē”)有一定渊源1。古希腊人常将“认识论”(epistēmē)与“技术”(téchnē)联系起来讨论,显示(科学)认识与技术密切相关。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对于艺术创作观的影响等问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随类赋彩[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崔自默;中国画“意象”三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吕迪;;中国诗歌意境民族特色初探[J];警官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4 赵虹;;中国写意画笔墨中的意象性因素解读[J];芒种;2012年06期

5 丁祥青;;浅析扬州画派的形成及其风格特点[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袁秋云;周鑫;;率真·质朴·写实——读李三汉的雕塑作品[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 殷玉琴;;浅析石涛“一画”美学思想的来源及特征[J];美术界;2010年04期

8 郝兵;;“了于法”而“从于心”——石涛《画语录》美术教育思想探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2期

9 倪进;;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与中国书画艺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顾平;;文献遮蔽的“知识考古”:俞剑华美术史学意义之考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2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苏荟敏;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叶健;中国重彩画的当代文化转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刘瑶;随类赋彩新解[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张爱玲;现代工笔重彩画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10 张玉勤;明刊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艳艳;浅谈我对中国画民族性的认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z

本文编号:455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55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