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从游”传统与重建本科艺术专业教育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从游”传统与重建本科艺术专业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孔子创立的"从游"式教育传统的核心精神在于,学生在跟从教师游学过程中亲身体验并分享其治学经验、探究精神和人格风范,逐步成长为创新人才。孔子开创并实践的从游式教学方式及其精神,同美国《博伊报告》在教育目的、方式和措施等方面存在相互发明的关联。这显示中国古典"从游"式教育传统可转化为现代大学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措施的途径。中国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本科教育应通过开展"从游"式本科教育,让孔子创立的"从游"式教育传统与探究式教育等当代大学教育成果实现新的综合和转化。这种让本科生在与导师和学长的游学中分享学术体验、激活研究兴趣并培育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综合、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让本科生在学术濡染中成长为具有探究精神的艺术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孔子 从游 本科教育 博伊报告 美国研究型大学 艺术专业教育 教育传统 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 创新人才培养
【分类号】:J0-4
【正文快照】: 孔子首创弟子跟从教师四处游学的“从游”式教育传统,并孜孜不倦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①的“从游”境界。在21世纪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艺术专业教育中,这种古老教育传统是否仍有其生命力?我认为,建立一种扎根本土教育传统而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婷;;人文精神视野下中国大学理念的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3 邓忠汉;大学精神描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4 阳海燕;通识教育视野中的高校隐性文化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5 刘道玉;;论大学本科培养人才的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彩霞;人才培养与《大学语文》课堂教育[J];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陈忠群;大学的理念及传统精神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鲜萍;;通识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王艳萍;;从“企业家精神”反思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再造[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10期
10 宁晓菊;大学德育的失落与重塑[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克利;;经由大学思索科学发展观——从湖南大学办学渊源说起[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邱正伦;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伍春辉;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东南大学;2006年
5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7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英;大学文化景观表达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韩栋娟;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罗先凤;中国重点大学校训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贾丽红;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程丕来;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丹;中国高校教学建筑空间组织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8 黄葵;“秋风里飘扬的风旗”[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石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雄;孔子问志[J];青少年科学探索;2005年06期
2 铁皮鼓;孔子:亲和幽默的老头[J];教师博览;2004年05期
3 孔令鑫;孔子为何周游列国[J];上海集邮;1998年06期
4 ;孔子的叹息[J];解放军生活;2003年02期
5 党玉占;孔子生于10月9日[J];上海集邮;2000年03期
6 张松辉;孔子对待妇女究竟是什么态度[J];南都学坛;1990年01期
7 周国平;孔子的洒脱[J];领导文萃;2005年04期
8 ;不念旧恶[J];出版参考;2005年26期
9 袁珂;孔子与神话及民间传说塑造的孔子形象[J];文学遗产;1995年01期
10 雨石;最是中华精气在(上篇)[J];当代学生;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顺先;;孔子的智慧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和平[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朝明;;“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富峰;;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兼论其在祖国和平统一中的作用[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许兆昌;;孔子思想的批判精神与当代儒学价值的重建[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葛荣晋;;试论孔子的“三忘”精神及其现代意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商聚德;;孔子的自然科学素养及其价值[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建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本科教育的探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杨慰;;论孔、孟的财富思想及其分歧[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增辉;;孔子的“官德”思想及其现代意义[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温世扬;;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几点认识[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中美研究型本科教育孰优?[N];解放日报;2007年
2 记者 方祥生;奥地利发行“孔子学院”邮票[N];光明日报;2009年
3 阿柯;世上早已没有“孔子后裔”[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新美;走下圣坛的孔子[N];科学时报;2010年
5 记者 王春梅;全球首家戏曲孔子学院在美挂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傅谨 刘玉琴;找回失落的“孔子”[N];人民日报;2010年
7 詹凤合 唐娟;贵大与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N];贵州日报;2009年
8 早报记者 石剑峰;自由解读“孔子”等于恶搞孔子?[N];东方早报;2008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周桂钿 曲弗 辑录;怎么看孔子: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N];北京日报;2010年
10 贾晓宇;孔子学院上了奥地利邮票[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2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5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9 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海;重建本科教育:“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述评[D];河北大学;2004年
2 陈懋;孔子法思想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李U,
本文编号:463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6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