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代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7-06-22 12: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代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两层意义上看待生产,他的艺术生产理论也是在两层意义上提出的,但还带有浪漫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的背景,由此形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三重内涵,即:物质生产制约下的精神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生产;自由的精神生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两层意义在本雅明、布莱希特、阿尔都塞、马歇雷、伊格尔顿等人那里得到了发展,但又受到鲍德里亚等人的挑战。因此,恰当地厘定马克思说法的多重内涵与语境,有助于认识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 艺术生产理论 精神生产
【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形式:历史、方法和理论”(项目编号:07WXB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语境与内涵马克思曾经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层面上论及艺术生产问题。虽然前者是总体的层面,后者是延伸的层面,但在具体的论述中,这两个层面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马克思在创立哲学的过程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其哲学思维的基础性范式。他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左新荣;论健康消费的社会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杨茗;;消费主义在中国——“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5 高水红;共享的幻象——信息社会中关于教育知识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谷鹏飞;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悖论及价值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朱媛;;试论身体美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马航飞;论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叙事伦理[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文蓉;陈家华;陈芳怡;;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儿童消费行为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庐进;唐怡;;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消费观探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唐正东;;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从鲍德里亚的理论缺陷谈起[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2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3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5 熊忠辉;中国省级卫视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鲍昌宝;中国现代诗歌都市话语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7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D];东北大学;2006年

10 易勤华;戏曲诗性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云;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探微[D];厦门大学;2007年

2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阎琨;从中国话剧的误区与反拨中反观戏剧的“综合”课题[D];厦门大学;2002年

4 郑茂;打在文明门面上的烙印:广告,人类的乌托邦抑或灾难[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秀丽;融合与冲突[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季平;论网格式布光方法[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7 谢满兰;消费文化与西奥多·德莱塞的早期创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明宇;广告传播的意识形态分析[D];苏州大学;2003年

9 卜兴建;20世纪80年代中国探索话剧的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前平;突围与嬗变:90年代军旅话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芹;关于陈独秀历史评价的一点质疑——与张静如同志商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吴家林 ,袁钟秀;战斗的一生——纪念蔡和森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谢树森 ,王德佩;宛希俨传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胡义成;“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是谁最早提出的?[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5 胡义成;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几个问题——纪念《实践论》问世四十三周年[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6 罗徽武;试论巴枯宁无政府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鲁云涛;感性、理性与唯理性——文艺创作问题管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2期

8 李世林;一九七八年五月至一九八○年二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情况简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彭会资;文艺不能称为上层建筑吗?——与朱光o[教授商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甘自恒;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合力系统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少衡;;统一战线这一基本武器在新四军第五师的正确运用[A];雄师奇观——纪念新四军第五师建军50周年论文专辑[C];1991年

2 刘心源;;刘少奇对华中抗战的历史功绩[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李万春;;理论模式与红楼人物——论《红楼梦》艺术形象研究思维空间的开拓[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4 宋禾;;哲学党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王庭栋;;抗战文化是民族的心声[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6 林耀华;程德祺;;再论原始社会早期的分期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7 白振声;;谈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8 孙进己;;东北古代民族使用铁器的历史及对“铁器时代”之管见[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9 史波;;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的婚姻和家庭形态兼与张光显同志商榷[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10 宋兆麟;;论动产的私有及其原因[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对 省文化厅;努力推动先进文化建设[N];安徽日报;2000年

2 宛轩;论增强理想信念的凝聚力和驱动力[N];安徽日报;2000年

3 ;铸造国民新的灵魂[N];北京日报;2000年

4 毛卫平;社会转型的哲学先导[N];北京日报;2000年

5 郭强;对寻找者的寻找[N];北京日报;2000年

6 吴江;第一件事是弄清事实[N];北京日报;2000年

7 ;我党永远不是“全民党”[N];北京日报;2000年

8 董先明;“三讲”与“三化”[N];兵团日报(汉);2000年

9 吴健根;从战略发展高度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N];中国航空报;2000年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变化—“革命主题”转换为“发展主题”[N];中国建材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小平;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刘东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论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丁立群;实践哲学人类学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牛先锋;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10 贾振勇;超越幻想的锁链[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庄;当代报纸社会新闻报道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郭蓓;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D];郑州大学;2000年

4 曹庭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路云辉;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6 唐斌尧;继承与超越:从新民主主义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邹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张涛;试论产权清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规则”[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郭玉坤;非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吴明星;中国富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代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71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