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尝试提出并探讨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艺术公赏力。认为这是把握当今媒介社会艺术的纯泛互渗现象、推进艺术素养论范式的一种必然选择。艺术公赏力是艺术的可供公众鉴赏的品质和相应的公众能力,其实质在于如何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象征符号系统去建立共同体内外诸种关系得以和谐的机制,其目标在于帮助公众在若信若疑的艺术观赏中实现自身的文化认同、建构公民在其中平等共生的和谐社会,其境界在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审美与伦理交融的境界。艺术公赏力包括可信度、可赏质、辨识力、鉴赏力和公共性等五要素及相应的五原则。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艺术公赏力 艺术素养论 纯泛互渗 美美与共 公共性 艺术学 公众 研究范式 可信度 泛审美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7&ZD037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随着艺术在当前我国公众生活中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艺术学与美学需要及时跨越已有的研究范式,尝试探索建立适应于当前艺术新角色及其新问题的新范式,也就是适应于艺术素养时代需要的新的艺术研究范式。范式原是指“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或“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7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8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9 邬晓燕;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文志;;科技社团改革与现代科技发展[A];第三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秀;《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余华《兄弟》流行现象解读[D];同济大学;2008年
2 肖彬;耐克电视广告的符号化现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张志云;工程共同体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朱河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1年
5 王晓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施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7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8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10 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8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