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多元系统理论探究《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编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7-07-18 18:26

  本文关键词:从多元系统理论探究《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编译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系统理论 编译策略 编译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摘要】:本论文以佐哈尔(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本框架,辅之以描写学派代表人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和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观点,以五十年代林语堂的编译作品《英译重编传奇小说》(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为案例,借助语料库工具Wordsmith Tool4.0强大的检索功能,探究和论证各种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等对林语堂编译的影响。目前,把多元系统理论和编译理论模式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编译现象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特别是利用多元系统理论分析影响译者的编译策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拓宽了理论翻译研究的范围。 林雨堂作为一名文化巨人,知识渊博,作品丰富,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以及他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研究。他的许多翻译和编译作品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林雨堂的编译成果应当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中的编译内容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林语堂已不局限于追求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而是对原文进行了大胆的改动,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对等理论已无法对这种译中有编的翻译行为进行说明。多元系统理论弥补了对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编译视为特定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具体行为。文化因素在指导这一具体行为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研究编译行为提供了多种系统因素(政治系统因素,经济系统因素,观念系统因素,文化系统素等)。多元系统理论为分析林语堂的编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另外,本文建立了《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语料库,并对林语堂运用的不同编译策略进行了标注,借助Wordsmith4.0强大的检索功能,对其进行检索分类,提高了例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影响了林语堂的编译行为,造成了编译策略选择的多样性。因此,本文建议在翻译或编译过程中,注意不同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选择正确的策略,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读者的具体需求。同时本文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引介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编译策略 编译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9
  • 摘要9-13
  • List of Terms13-14
  •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14-15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5-19
  •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15-16
  • 1.2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16-17
  • 1.3 The General Layout17-19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9-37
  • 2.1 The Studies on Rewriting Translation19-21
  • 2.2 Poly-System Theory and Translation Norms21-29
  • 2.2.1 Even-Zohar's Poly-System Theory21-25
  • 2.2.2 Translation Norms: An Expansion of Poly-System Theory25-28
  • 2.2.3 Limitation of Poly-System28-29
  • 2.3 Rewriting Translation Theory29-37
  • 2.3.1 An Overview of Rewriting Translation29-31
  • 2.3.2 The Critical Viewpoint to Rewriting Translation31-33
  • 2.3.3 The Studies of Rewriting Translation33-37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ewrit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37-49
  • 3.1 Theoretical Foundation37-42
  • 3.1.1 Even-Zohar's "Three Social Circumstances"38-40
  • 3.1.2 Controlling Factors40-42
  • 3.2 Poly-System Theory and Rewriting42-49
  • 3.2.1 Traces in Famous Chinese Famous Stones43-45
  • 3.2.2 Instruction to Rewriting45-49
  • Chapter Four Data Collection49-57
  • 4.1 Wordsmith Tool 4.049-51
  • 4.2 Original Stories and Rewriting Stories51-54
  • 4.2.1 The Selection of Original Stories51-53
  • 4.2.2 Corpus Tagging53-54
  • 4.3 Data Retrieval54-57
  • Chapter Five Contextual and Emotional Analysis57-81
  • 5.1 Rewriting Frequency Variation59-63
  • 5.2 Contextual Analysis63-71
  • 5.2.1 Influenced by "Actuality"63-68
  • 5.2.1.1 Historic Authenticity64-65
  • 5.2.1.2 Target Readers' Cultural Actuality65-68
  • 5.2.2 Influenced by "Customs"68-71
  • 5.3 Emotional Analysis71-81
  • 5.3.1 Influenced by "Sense of Value"72-77
  • 5.3.1.1 Lin's Aesthetic Standard72-74
  • 5.3.1.2 Lin's View of Love74-77
  • 5.3.2 Influenced by "Rewriting Purpose"77-81
  • 5.3.2.1 Realism77-79
  • 5.3.2.2 Positive Chinese Culture79-81
  • Chapter Six Conclusion81-85
  • 6.1 Findings81-82
  • 6.2 Limitations82-83
  •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83-85
  • Bibliography85-9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加强;;英语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董娜;;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建设的现状与改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3 吴婷;邱春光;;从《傲慢与偏见》看影视翻译对影片成功之影响[J];长城;2009年04期

4 黄龙胜;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5 周薇薇;贾丽娟;;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王晓燕;;汉英笔译与口译技巧差异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牛洁;;英汉翻译探析[J];成才之路;2009年17期

8 罗枫;沈岚;;浅谈大学专业英语翻译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9 徐朝友;重视翻译教材编写的质量——从《英译汉技巧新编》谈起[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张鲁艳;;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育红;;从翻译学科地位的变化看翻译教材的发展状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3 吴春兰;李晓燕;;译学“特色派”与研究生翻译理论教学[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晶;;从文化角度浅谈英语外来语的汉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田英;;翻译策略透视[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斌;民国《论语》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瑞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杨士焯;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世超;当今翻译教学状况与优化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2 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杜韵莎;试论中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郭婧;英汉校内通知信息流模式的对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玲媛;翻译教材与语篇翻译能力培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闫璐;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谈英汉翻译[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周学莲;公示语误译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陈波;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材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冬煦;《综合教程》(第一至四册)的分析与评估[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瑶;中国画的线条演变[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5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