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英译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关联
本文关键词:《金瓶梅》英译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关联
【摘要】:《金瓶梅》的英译大致可分为节译(1927-1939)和全译(1939-2011)两个时期,纵跨殖民与后殖民两个时代,共产生了四个译本,包括两个节译本和两个全译本。四个译本的翻译目的,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方法都有着很大不同,反映出中西政治经济地位的消长变迁及意识形态、诗学观念的影响,见证了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译学理论意义。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
【关键词】: 《金瓶梅》英译 中西文化 互动与关联
【基金】: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翻译改写理论视域下的《金瓶梅》英译研究”(TJWY12-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她的“文化对话与世界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一文中论及了历史上西方探讨中国的三个高潮:一是17世纪最初的20年,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三是当下。这三次高潮均以西方世界的人们对现实感到不满、沮丧和绝望为背景。她说:“这种时刻,人们需要通过‘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秀颖;孙建成;;《金瓶梅》的两个英译本[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4 王鹤岩;张志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多样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朱春龙;;从文化形态史观探析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董红刚;张琴;方新普;;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7 张婧;;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郭明志;;汉火百炼金源金,周制一用中华中——金源文化考论[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华宁;芮锦伟;;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安玲;;从传统京剧的衰微看艺术形态的边缘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陈巍巍;;闽台民间信仰中神圣性的构建——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6 陈倩;王敦辉;;全球化视阈下的闽商文化自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状振;;中国电视经营管理工作三十年机制流变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格·孟和;;对草原生态文化的哲学思考[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敖其;额尔德木图;;草原文化与欧亚大陆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龙海;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慧君;论晚唐背景下的许浑咏史怀古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卢伟;郑观应道教思想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雪峰;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D];中原工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学良,欧阳建平;颜色词的中西文化对比[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姚艳梅;;试析中西文化的差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徐涓;;中西文化中数字的文化内涵及翻译[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吕钱钱;;浅析中西方传统婚礼习俗中体现的文化差异[J];中国外资;2012年04期
5 李雪静;;《此情可待》:中西爱情观的交融与共生[J];神州;2014年05期
6 曾燕波;;浅谈动物名词的中西文化内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李艳莉;;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所涵载的意义[J];内江科技;2009年11期
8 郭春丽;;从英汉民俗习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刘筠;;论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历史”与“价值”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杨会;;夹缝中的分裂与弥合——论袁劲梅小说[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阳;;中西方面子的对比与文化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本文编号:594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9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