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著应该是翻译的底线”——作家余华访谈录
本文关键词:“尊重原著应该是翻译的底线”——作家余华访谈录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荷兰文 希伯 《活着》 在细雨中呼喊 黄昏里 短篇小说集 翻译问题 华先生
【摘要】:正高方:余华先生,你好!非常感谢你能够接受采访,谈谈当代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现状与未来。作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你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据我们了解,从先锋时期的作品到现实主义的小说,你的作品被广泛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荷兰文、挪威文、希伯莱文、日文等二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国际文坛得到了热烈的关注和很高的评价。能不能请你谈一谈你的作品目前在国外译介和传播的情况?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荷兰文;希伯;《活着》;在细雨中呼喊;黄昏里;短篇小说集;翻译问题;华先生;
【基金】:高方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研究”(编号:10YJC740029) 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文学在法国的译介研究》(编号201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046
【正文快照】: 高方:余华先生,你好!非常感谢你能够接受采向中学生推荐。很多国家的译者说我的书在他们国访,谈谈当代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现状与未来。作为家不错,可是我没有得到具体的数据,所以不好说。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无论在国内还是海 高方:一个作家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外国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2期
2 ;中国文学:千年之末的反思与展望[J];戏剧文学;1993年11期
3 周成平;关于作家学者化的思考[J];学海;2002年02期
4 毕光明;;角度·尺度·透明度——读洪子诚的《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J];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5 於可训;;主持人的话[J];小说评论;2009年06期
6 赵畅;;从“展出作家手稿”说起[J];观察与思考;2007年24期
7 周思明;;马克思文学理论经典的现代价值[J];艺术广角;2010年04期
8 张寅德,唐玉清;中西比较文学的空间拓展构想[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3期
9 周保欣;;“文学性”的审美道德位移与悖谬[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10 易晖;黄平;姚洋;韩毓海;;文化、文学和多元社会[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苏宁;当代中国文学语言意识的自觉和迷失[N];光明日报;2002年
2 金永兵;文论研究与当代价值观建设[N];文艺报;2011年
3 何碧玉 毕飞宇 黄荭 整理;“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依附于别的东西”[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张不代;“敬神”与“惹鬼”[N];文艺报;2003年
5 陈骏涛;对小说写作实验的探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6 杨扬;文化研究:谨防庸俗社会学回潮[N];文汇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杨;连接心灵和友谊的彩虹[N];文艺报;2010年
8 谭桂林;文学批评的胆识与使命[N];人民日报;2011年
9 王克心;坚守文艺批评的价值判断[N];文艺报;2010年
10 吴景明;文艺批评怎能自说自话[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晖晖;文学研究术语“文学范式”何以可能?[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婷;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当代中国文学德译本的翻译处理[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2年
3 马霞;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当代中国文学德译本的翻译策略[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
4 蔡海燕;博尔赫斯与余华小说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关醒;村上春树与余华、王小波作品反暴力意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晗;毛泽东文艺思想对辽西民间艺术发展的价值借鉴[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0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8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