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0:41
本文关键词: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
【摘要】: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作为乡土艺人群体的各类组织机构之一,对乡土艺人的技艺传承、艺人管理和技艺保护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相关文献检索来看,对此专题的研究既往已有,但主要是针对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经济、管理、法律等问题进行的探讨。而对乡土艺人行会组织与艺人之间的技艺传承及保护艺人和技艺的作用尚未有系统且深入的探究。由此,本文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所作的推进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与艺人之间发生的技艺传承、艺人管理和技艺保护等机制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这些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在技艺传承、艺术交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试图通过对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技艺传承、权益保护的分析,将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对乡土艺术的推动作用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同时,通过论证来证实,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并不是纯粹的经济产物,它与乡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密切相关。分析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展现了吴地乡土艺人的社会生活场景。
【关键词】:晚清 吴地 乡土艺人行会组织 机制与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12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言6-11
- 第一章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历史渊源与发展11-18
- 第一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源”11-13
- 第二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流”13-14
- 第三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兴盛与发展14-18
- 一、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兴盛的背景14-17
- 二、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发展17-18
- 第二章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18-27
- 第一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构设置18-22
- 一、总管理机构19
- 二、常规管理机构19
- 三、财务管理机构19
- 四、业务管理机构19-20
- 五、纠纷管理机构20
- 六、慈善管理机构20-22
- 第二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管理机构成员22-25
- 一、总理22-23
- 二、协理23
- 三、会计23
- 四、干事、司年23-25
- 第三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其他成员25-27
- 一、艺人25-26
- 二、杂役26-27
- 第三章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作用27-43
- 第一节 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对技艺的推动作用27-32
- 一、艺人的选拔27-28
- 二、传艺拜学28-29
- 三、入行从业29-31
- 四、技艺考核31-32
- 第二节 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对艺人及行业的管理作用32-43
- 一、保护艺人的权益32-35
- 二、促进行业有序发展35-38
- 三、推行技艺的交流、传承38-43
- 结语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一: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名录表48-50
- 附录二: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行规表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南生;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王翔;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3 彭南生;论近代中国行业组织制度功能的转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王雪梅;;从清代行会到民国同业公会行规的变化:以习惯法的视角[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5期
5 刘永成;;试论清代苏州手工业行会[J];历史研究;1959年11期
6 彭泽益;;十九世}\0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J];历史研究;1965年01期
7 王翔;近代中国手工业行会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8年04期
8 窦竹君;传统行会的职能评析与现实借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行会法的产生与效力——以苏州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任方冰;;焦作乐户行会组织——“郑王会”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壮;论行业道德自律[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飞跃;清代工商业会馆公所规章制度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8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6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