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改写论视角看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发布时间:2017-09-05 01:19

  本文关键词:从改写论视角看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庞德 神州集 改写论 意识形态 诗学


【摘要】:埃兹拉·庞德以诗人和翻译家的双重身份闻名于世,是二十世纪初英美文学的主将。庞德和中国有很深的渊源。他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诗歌,并将这些诗歌成功地推向了西方国家。研究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有助于中国诗歌文化的更好传播。对庞德的英译汉诗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现在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笔者注意到运用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内尔的改写论对庞德翻译研究的探讨还不多。通过细读改写论和庞德翻译的诗歌,笔者发现用改写论来审视庞德的英译中国古代诗歌有其合理之处,因而本文借用改写论来探讨庞德的中国古代诗歌英译,以期对庞德研究、庞德英译古诗研究有所帮助。 改写论是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安德烈·勒菲内尔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改写论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分析庞德的英译中国古典诗歌。 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有其英译中诗集《神州集》,此外还包括早期翻译的古诗《扇》,《刘彻》,《仿屈原》等四首。从改写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庞德对所翻译的中国诗歌原诗的选择是受其意识形态影响,即庞德选择了符合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中国古典诗歌进行翻译;另一方面,他在具体翻译中对选词、诗歌意象的处理又受其诗学的制约。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庞德对战争的态度及他对儒家学说的推崇影响了其对中国古诗的选择,同时他的诗学原则影响了他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庞德 神州集 改写论 意识形态 诗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6
  • 1.1 Pound Research in China12-14
  •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4-15
  • 1.3 Dispositions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2 Rewriting Theory16-20
  • 2.1 Background of Rewriting Theory16-17
  • 2.2 Chief Points of the Theory17-20
  • 2.2.1 The Role of Ideology in Translation17-18
  • 2.2.2 Poetics18-20
  • Chapter 3 Pound and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20-33
  • 3.1 Pound’s Life20-22
  • 3.2 Pound as a Translator22-24
  • 3.3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24-30
  • 3.3.1 Pound’s Cathay25-26
  • 3.3.2 Pound’s Translation of Other Chinese Classical Poems26-30
  • 3.4 Rewriting in Pound’s Translation30-33
  • Chapter 4 Rewriting Theory and Pound’s Translation33-45
  • 4.1 Pound’s Ideology and His Translation33-36
  • 4.1.1 Pound’s Ideology33-35
  • 4.1.2 Ideology in Pound’s Translation35-36
  • 4.2 Poetics and Pound’s Translation36-45
  • 4.2.1 Pound’s Poetics37-38
  • 4.2.2 Pound’s Poetics in His Translation38-45
  • Chapter 5 Conclusion45-47
  • Bibliography47-50
  • Publication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50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4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94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