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艺术批评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的艺术批评
【摘要】:正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批评话语权的"分割"、"重组",无疑对传统的艺术批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人人都有资格发出批评声音的当下,无论对此持有何种看法,它都是一种不可无视的存在。而网络批评在门槛宽松、传播广泛、反馈及时的同时,也呈现出随意、芜杂,甚至混乱的现象。如何面对网络时代的艺术批评——本刊将就此议题辟出专版进行讨论,希望读者
【关键词】: 艺术批评;社交网络;批评话语;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批评话语权的“分割”、“重组”,无疑对传统的艺术批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人人都有资格发出批评声音的当下,无论对此持有何种看法,它都是一种不可无视的存在。而网络批评在门槛宽松、传播广泛、反馈及时的同时,也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万里;当代艺术批评:存在价值和批评指向[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1期
2 刘柒否;;艺术批评与人文学科——回应宋伟光先生的《哲学是艺术吗?》[J];雕塑;2011年02期
3 刘连群;双重角色的两面感受[J];上海艺术家;1995年05期
4 杨小彦;话语喧哗与失语焦虑——艺术批评中的学理背景与学术规范[J];美术研究;1997年01期
5 尹丹;孙振华;;批评仅仅是一种表达——对艺术批评家孙振华的采访[J];山花;2006年04期
6 蓝凡;;艺术的批评与批评的艺术[J];中华艺术论丛;2008年00期
7 沙鑫;;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视野[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8 ;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当代艺术与批评”有奖征文[J];世界美术;2008年02期
9 ;中国艺术批评网与《新视觉》、《山花》杂志联合强势推出“无限危机:世界艺术家最后的视觉盛宴”作品联展[J];山花;2009年06期
10 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J];文艺研究;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涛;;艺术批评的尺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盛葳;;反抗的终结与阐释的焦虑:中国抽象艺术中的前卫性及其当代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朱中原;;困境与抉择:关于当代艺术批评制度的批评与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孟庆耘;;艺术市场管理策略探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10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斯拜格勒 伤郢;艺术批评还有市场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艺术中国网站总监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李心沫;艺术批评需要新秩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王秀雄;打开艺术批评的视野[N];文艺报;2010年
5 卢缓;艺术批评:边界和规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卢缓;有没有一种“80后”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楚勉;面对艺术市场,艺术批评请大胆发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马学东;面对市场,艺术批评如何发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赵力;艺术批评与面向市场的操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雨木;市场呼唤正直的艺术批评家和鉴定家[N];美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3 肖海鸥;批评家的作为:罗杰·弗莱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建玉;多向化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1978-1989年)[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7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炎;现实的批评与超现实的虚幻[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陶铮;论罗莎琳·克劳斯结构主义时期的艺术批评[D];浙江大学;2011年
3 洪潇亭;法国艺术展览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1850-1863][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4 秦韵佳;试论罗杰·弗莱艺术批评的特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叶丹;立场[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6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娜娜;隐退的传统[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8 沙景雯;浮华背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现状剖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邵然;蔡国强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燕琼;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增设当代艺术鉴赏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5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157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