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21:07
本文关键词: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费斯克 生产者式 文本 过度浅白 中国大众文化
【摘要】:约翰.费斯克作为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他的理论探讨致力于大众文化的积极层面。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而“生产者式文本”在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文进行论述:(1)生产者式文本定义的理论来源和界定。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源很多,其中生产者式文本的理论主要受到了巴特的文本理论和德塞都的抵制理论、解码理论的影响。(2)生产者式文本的理论构成:生产者式的大众文本激活了语言、“过度与浅白”创造的文化张力、生产者式文本与读者的双重构建。(3)中国“生产者式”文本:以“非诚勿扰”等大众文本为例。本文力图运用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解读《非诚勿扰》征婚类节目和微博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费斯克 生产者式 文本 过度浅白 中国大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7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8-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一) 国内的研究状况11-13
- (二) 国外学术界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13-14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4-15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15-17
- 第一章 “生产者式”文本的理论来源与界定17-27
- 一、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的影响17-20
- (一) 作品与文本的区分17-19
- (二) 读者式文本与作者式文本的区分19-20
- 二、德塞都的理论的影响20-23
- (一) 日常生活中的抵制21-22
- (二) 德塞都解码与解读的区分22-23
- 三、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界定23-27
- 第二章 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构成27-39
- 一、“生产者式”的大众文本激活了语言27-30
- (一) 双关语召唤“生产者式”的阅读27-28
- (二) 双关语是一种口语文化28-30
- 二、"过度与浅白"创造的文化张力30-32
- (一) "生产者式文本"的"过度"对抗意识形态控制30-31
- (二) "浅白"创造文本的张力31-32
- 三、生产者式文本与读者的双重构建32-35
- (一) 充满裂隙的生产者式文本32-34
- (二) "生产者式的"读者34-35
- 四、费斯克的生产者式文本理论价值与局限35-39
- (一) 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的价值35-37
- (二) 理论的局限性37-39
- 第三章 生产者式文本:以《非诚勿扰》等为例39-44
- 一、《非诚勿扰》征婚类节目创造的文化张力39-41
- (一) 针锋相对的语言召唤读者的阅读40-41
- (二) 过度浅白创造的大众噱头41
- 二、微博的大众生产41-44
- (一) 微博:大众话语的交流场41-42
- (二) 大众对微博文化的生产者式的构建42-44
- 结论44-45
- 注释45-47
- 参考文献47-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道夫;电视观众: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试论约翰·菲斯克两种经济的电视文化理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陆道夫;析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陆道夫;互文性的电视和主体性的观众——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理论研究之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4 陈立旭;;生产者式:大众文本的特征——费斯克大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陈立旭;;大众文化“迷”的辨识力与创造力——费斯克关于大众文化的另一种视野[J];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陆道夫;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7 罗兰·巴特,杨扬;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5期
8 陆道夫;约翰·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3年01期
9 陈立旭;;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或“生产者”——费斯克与其他理论家的分野[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立旭;;过度与浅白:创造大众文化的资源——费斯克关于大众文本特征的另一种视野[J];浙江学刊;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919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1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