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视觉化:创造性翻译的有效途径——以霍克斯与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6 18:43

  本文关键词:视觉化:创造性翻译的有效途径——以霍克斯与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视觉化翻译 原型、场景-框架语义学 《红楼梦》英译本 文化抗译性 文化移植


【摘要】:考察翻译的思维活动发现,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是译者通过创造意象、图像或图画来进行的。视觉化翻译借助原型、场景-框架等认知语言学理念,通过对译者思维过程的影响,实现创造性翻译。对霍克斯与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典型例句剖析表明:视觉化可以帮助译者准确理解源语文本,恰当地选取目标语的表达方式,及时地发现翻译中出现的偏差。此外,视觉化还能有效地发现语言的抗译性,通过文化移植,为翻译的成功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视觉化翻译 原型、场景-框架语义学 《红楼梦》英译本 文化抗译性 文化移植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语言形式的限制以及文化背景的上,看到烟头上画上一根斜杠的图片,即使图片下没有添加差异,译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译”或是难以准确译出源任何文字信息,乘客们依然可以解读出禁止吸烟的意义。文全部信息特别是文化意义的难题。视觉化翻译,借助相所以,在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瑛;谭业升;;视觉化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观[J];上海翻译;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杨红;;浅论《红楼梦》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张红艳;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周海鸿;;《红楼梦》前八十回匾额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吕菲;;贾宝玉的原型再探——与陈林先生商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王勃;张健;;“花”自飘零“水”自流——晴雯人物形象之管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陈艳;金仁e,

本文编号:925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25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