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重新认识文学虚构性和真实性

发布时间:2017-10-06 21:14

  本文关键词:重新认识文学虚构性和真实性


  更多相关文章: 真实性 虚构性 文学艺术 文学虚构 话语构建 重新认识 规约 言语行为 现实世界 文学作品


【摘要】:正一在论及什么是文学时,韦勒克、沃伦指出,尽管对此很难有明晰的答案,但是,如果把"文学"一词限指想象性的文学,是最为妥当的。在文学艺术的中心地带,如抒情诗、史诗和戏剧等传统的文学类型,它们所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并认为"‘虚构性’(fictionality)、‘创造性’(invention)、‘想象性’(imagination)是文学的突出特征"。(1)威德森在考察现代西方文学观念演变历史时也说:"我接受并保留上两个世纪定义的‘美学性’(aestheticisation),将文学看成技巧人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真实性 虚构性 文学艺术 文学虚构 话语构建 重新认识 规约 言语行为 现实世界 文学作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后现代视域中的文学虚构问题研究”(10BZW003)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一在论及什么是文学时,韦勒克、沃伦指出,尽管对此很难有明晰的答案,但是,如果把“文学”一词限指想象性的文学,是最为妥当的。在文学艺术的中心地带,如抒情诗、史诗和戏剧等传统的文学类型,它们所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并认为“‘虚构性’(fictionality)、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赵春霞;;试比较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雕塑作品的存在方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王丽;;被诅咒的家族——论尤金·奥尼尔家族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林芳;荣吉;;论戏剧艺术中的独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李岩;;关于“经典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苗吉友;蒋雪丽;;转变我们认识文学本质的思维方式——几种文学本质观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庆侠;论阎连科小说的“寻找”主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春元;;关于散文写作的真实性和虚构性[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齐雪艳;;在亦真亦幻中穿梭——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黄鹏;;论纪录片和故事片的互融倾向[J];电影文学;2008年07期

4 张克;;论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J];东方论坛;2008年01期

5 吴咏刚;;浅析《金色笔记》中现实的建构与解构[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陈剑晖;;散文的真实、虚构与想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刘安海;;文学虚构的再认识[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赵大军;;被“自定义”的文学——透视“文学本质”的虚构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9 贾蔓;;传统真实与现代派虚构真实之比较[J];当代文坛;2008年06期

10 贾丽萍;;小说艺术本质特征再探[J];东方论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下)——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2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中)——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3 孟繁华;;终结与开始——《共和国文学50年·结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4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荀春荣;;第十二讲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坚持文学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6 张志忠;;论中国的抗日题材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7 潘永行;;试论水族文学艺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8 甘露;卢天玲;吕青川;匡翼云;;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张静琴;;关于艺术真实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10 王本朝;;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璇 通讯员 曾培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鸿篇巨制[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陈永仁;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进行初评[N];湘潭日报;2008年

3 陈伟华;开拓进取百花艳[N];台州日报;2007年

4 杨晓丽;我省首家乡镇文联成立[N];湖南日报;2007年

5 ;用文学的力量弘扬民族团结精神[N];文艺报;2010年

6 厉敏;舟山诗人厉志留在宁波的文学足迹[N];舟山日报;2011年

7 记者 戚高亮;推动文化发展 共享繁荣成果[N];大庆日报;2007年

8 记者 徐冠一 董博;出精品 出人才 出效益[N];吉林日报;2008年

9 王文革;文学理想:审美视野的突破[N];文艺报;2011年

10 李春喜;河南首家工商文联成立[N];中国工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晶晶;合意性原则与刑事庭审转述行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党争胜;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听力试题真实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曾加;张家山汉简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薛荣;完形填空及其在口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吕卫华;诉讼认识、证明与真实[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常如瑜;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秀丽;小说的虚构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巍葳;俄语祝愿言语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王丽梅;俄语疑问句的语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叶慧;汉语虚假言语行为语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君红;中美电影中的恭维言语行为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顾媛媛;传统历史画的审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郭晋媛;汉语教学语境下不赞同言语行为的语用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8 凌来芳;[D];安徽大学;2004年

9 程进军;赞扬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语学习中的交际能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白雅;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高考短文改错的真实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5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85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