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初探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艺术教育 艺术技能 职业分工 学校教学模式 艺术教师 公共教育 教育职责 别式 课程设置 功用性
【摘要】:正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高校推行公共艺术教育通常是由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承担教育职责。但几乎所有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面临专业艺术教师严重缺乏的困境。这种缺乏并不仅仅是指掌握特定艺术技能的师资人员的缺乏,就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它不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个别式教育,而是受特定的学校教学模式制约下的公共教育,即便是颇有声名的艺术家来执教,
【作者单位】: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艺术技能;职业分工;学校教学模式;艺术教师;公共教育;教育职责;别式;课程设置;功用性;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编号:T-a/2013/012)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2;J0-4
【正文快照】: 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高校推行公共艺术教育通常是由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承担教育职责。但几乎所有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面临专业艺术教师严重缺乏的困境。这种缺 乏并不仅仅是指掌握特定艺术技能的师资人员的缺乏,就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它不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宪;;美学的危机或复兴?[J];文艺研究;2011年11期
2 高建平;;美学的文化学转向[J];阅江学刊;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车晓勤;试析转型期文学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段进义;;论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秀红;孔宪峰;;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诉求——以辽宁省高校的实证调研为个案[J];理论界;2007年06期
2 李薇;;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脉络[J];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3 孔宪峰;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路径选择[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周秀红;孔宪峰;;辽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J];理论界;2008年12期
5 金晓明;;浙江工业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008年04期
6 李海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阴山学刊;2008年06期
7 金玺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于兰英;;湖南省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王增;;公共艺术教育概述[J];美术大观;2009年01期
10 宋薇;马力;;刍议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及其实施[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亚梅;王海英;;河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先亮 徐建鹏 王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薇薇;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子还是里子[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困境与出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周珍邋王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冰火两重天”[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章仙踪 张剑桥 司念伟;公共艺术教育何以成了“鸡肋”[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章仙踪 通讯员 张剑桥 司念伟;公共艺术教育如何避免“被鸡肋”[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李薇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亟待提高[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孙世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规范化[N];吉林日报;2013年
9 陈云岗;公共艺术现状刍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茹希佳;孙晓云:要“请进来”,更要“留得住”[N];中国妇女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征明;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崔韦;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浙江大学;2011年
4 徐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转型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5 陈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行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薛芳;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兰英;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沈烈毅;“公共性”·“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7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8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