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翻译史研究的层次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09 20:30

  本文关键词:翻译史研究的层次与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史 研究层次 翻译史实践 翻译史学实践 翻译史学理论


【摘要】:翻译史研究是主体对客观翻译史的系统认识,覆盖了翻译史实践、翻译史学实践(翻译史论)和翻译史学理论三个研究层次。译史实践是对翻译活动与翻译思想的历史描述;史学实践指以理论为指导对翻译史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认识;史学理论则以前二者为对象,对翻译史论和翻译史研究自身问题进行理论探索。这三个研究层次循序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与提升。文章详析了翻译史各研究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负责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西方的翻译史研究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呈现不均衡的态势。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翻译史 研究层次 翻译史实践 翻译史学实践 翻译史学理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038)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关于翻译史,方梦之定义为“记叙人类社会翻译活动和人们对翻译的认识的历史”,[1](p348)换言之,翻译史研究包括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也即刘宓庆所言的翻译发展史和翻译理论史。[2](p19)很显然,这一范畴比较狭窄。王克非则区分了翻译史与翻译文化史,[3](p2-3)前者是对既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真惠,陈卫国;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吴艳丽;;从翻译史的角度看英语语言的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3 吴娟;;科学发展观与中国译学理论发展的融合——中国古代至1983年翻译理论调查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4 许钧;朱玉彬;;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6期

5 熊兵;;探寻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轨迹——《翻译史读本——理论与实践》评述[J];中国翻译;2008年05期

6 常丽丽;;翻译史上的译者——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之路[J];考试周刊;2011年16期

7 朱曼华;许渊冲,诗歌翻译史上一颗璀璨的星[J];大学英语;2001年07期

8 谭爽;谈中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文军;胡庆洪;;中国翻译史研究:回眸与前瞻[J];上海翻译;2007年03期

10 谈清妍;;论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冕;;应当重视翻译史的教学与研究[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2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前言[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4 朱宝锋;;辜鸿铭的读者意识浅析——以辜氏《论语》英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琼英;;鲁迅语言观与翻译策略关系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傅惠生;;《翻译学导论》框架思考与设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吕佳擂;任东升;;如何确定翻译家的国别归属[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贾文浩;;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散文自译和古文小品英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9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写在前面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蕴华;翻译史的又一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袁兴国;泗门农民聘翻译不惜高薪 大笔生意出国门好不潇洒[N];经理日报;2003年

3 记者 杨丽娟;大外教授填补世界翻译史空白[N];辽宁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龚宁 黄采君 苗瑜;泗门镇百余农民聘翻译[N];农民日报;2003年

5 李景端;翻译行业的“百科全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蔚蓝;中国翻译历史的寻绎和综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洪园波;一部人类文化交流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吴岳添;珍贵的重译[N];南方周末;2004年

9 唐瑾;《中国翻译通史》演绎翻译三千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偏头痛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颖;芬兰的中国文化翻译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张德让;翻译会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邱少明;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D];复旦大学;2006年

9 高黎平;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措加;吐蕃赞普时期的医学翻译史研究[D];西藏大学;2014年

2 毕晓燕;近代文献翻译史上的“伍译”[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伟卓;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苗林;1864-1966:中国英美诗歌翻译百年回顾[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冯欣;俄罗斯翻译理论史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顾忆青;翻译史视野中的报纸副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杨承松;网络技术文本英译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袁枫;清末民初(1891-1917)科幻小说翻译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魏清巍;论译者伦理[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王玺;从Lefevere的改写理论看斯奈德的寒山诗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2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2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