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析语法”——自然语言的可计算性及其形式理论
本文关键词:论“分析语法”——自然语言的可计算性及其形式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分析语法 形式理论 外延词 内涵词 词相 现代汉语语法 应用数学
【摘要】:分析语法就是以数理逻辑为工具,揭示自然语言的可计算性,并构建相应的形式理论。分析语法具有解析几何性质,自然语言的外延性与内涵性空间概念贯穿其间;系统科学、形式背景与分析语法集之间的统一性是分析语法的全局性统一处理策略。分析语法具有德国浮士勒的唯美主义语言学流派倾向,并且贯穿了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语言科学与美学的统一性理念,其操作理念是来自于维也纳学派的微观-宏观相统一的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分析语法贯彻逻辑符号学的语形、语义、语用的分合及其形式化表征策略,揭示逻辑词类与逻辑词位,关注静态词相与动态词相及其变换问题。分析语法采取类似于数学的公理化策略,提出句法公理与句法定理的公理化的理念。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分析语法 形式理论 外延词 内涵词 词相 现代汉语语法 应用数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般项目“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13BYY139)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研究——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训诂学”(SKX201024)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引言“分析语法”的产生,是多种诱因的结果,即是说,分析语法的出现不是对某一种域外语法理论的整体引进,更非某一种域外语法理论的本土化“山寨版”;“分析语法”也不是对某几种现有语法理论的抽取式板块拼凑,不是现有几种语法理论的“百衲本”,它是有着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光荣;;现代分析哲学视野中的句本位语法——为纪念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光荣;;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训诂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章淮平;话语的语用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方刚;名称来源问题的哲学意蕴——论柏拉图《克拉底鲁篇》对名称来源问题的探讨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范振强;肖治野;;双重否定:否定之否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胡德明;;反问特有的句法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富坤;宋柔;;自动词性标注中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对英汉语的不同影响[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万菁;姬东鸿;任函;冯文贺;;汉语复合名词短语特征结构的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陈波;姬东鸿;孙程;吕晨;;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主谓谓语句语义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陈立民;;语言的结构和结构的转化——句子生成初论[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伟国;;“意识表达系统”为脑意识、医疗等寻找讨论平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U,
本文编号:1002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