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法化演变中音变对义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9 22:25

  本文关键词:语法化演变中音变对义变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化 义变 音变 互动


【摘要】:语法化演变中语义与语音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语义演变常常导致语音变化,音变主要有三种类型:弱化、分化、强化;音变对义变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巩固语法化演变的成果;2)加速语法化进程;3)分化语义、衍生新词;4)增强语用功能。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语法化 义变 音变 互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语法化演变中语音弱化及结构省缩研究”(项目编号:10BYY057)的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语音、词汇、语法为语言的三个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语言的变化往往具有连锁效应——某一要素的变化经常会引起另两个要素的变化。大致来说,语法化演变中音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弱化、分化、强化。这三种类型中语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春田;;汉语疑问代词演变的特殊规则[J];文史哲;2009年05期

2 曹瑞芳;阳泉方言的动词词缀“打”[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3 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年04期

4 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5 吕晓玲;;福建南安方言补语标记“遘”的连用现象[J];中国语文;2010年02期

6 张宝胜;;也说“了_2”的行、知、言三域[J];中国语文;2011年05期

7 李小军;;虚词衍生过程中的语音弱化——以汉语语气词为例[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8 王森;东干话的若干语法现象[J];语言研究;2000年04期

9 李小军;;邵阳方言语气词“咱”“啊”的鼻化别义[J];语言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妮;;从“生X的气”看离合词离析格式的演化过程[J];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贾媛;李爱军;陈轶亚;;汉语“是”和“连”标记的焦点成分语音特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3 黄琼英;汉语句子焦点的理解与翻译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顺;现代汉语的否定焦点和疑问焦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王蕊;;后缀式双音节副词试析——兼论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赵彦春;王娟;;透过语法化现象看语法机制的自主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王宏军;;论汉英“焦点”与“预设”的表现手段[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8 侯国金;;语用肯定的焦点和隐性BE[J];外国语文;2010年03期

9 冯赫;;论语法化的理论内涵[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胡艳;;浅析汉语“是强调句”中的“是”[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晓辉;“彼此”的多角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8 黄e,

本文编号:1002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2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