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英双语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09:38

  本文关键词:中英双语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troop效应 情绪Stroop效应 中英双语者 特点


【摘要】:本文对Stroop效应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其研究领域之一情绪Stroop效应进行了研究。情绪Stroop效应是指被试在完成命名不同情绪词的不同书写颜色的任务时,受到情绪词所表达的情绪语义的干扰,从而导致被试对情绪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间增长。这种干扰效应就叫做情绪Stroop效应。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来探究汉语四字成语与英语短语的情绪Stroop效应。实验采用2x3x4(语言x情绪词情感效价x情绪词书写颜色)的实验范式,实验被试分成男女两组进行。研究材料分别选取《围城》和其英译本中的30个中文四字成语情绪词(积极、消极和中性)和其对应的30个英文情绪短语(积极、消极和中性),以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书写,让50名高水平中英双语者被试(女30,男20)命名被呈现的情绪成语或短语刺激的颜色,利用E-prime设计和编程实验并记录被试反应时间,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以汉语情绪成语和英文情绪短语为刺激时,中英双语者出现情绪Stroop效应,且在性别因素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汉语成语条件下,这种干扰效应主要存在于负性情绪成语中,积极情绪成语中出现微弱干扰效应;在英语短语条件下,负性情绪短语刺激下出现干扰效应,而积极情绪短语中没有出现。实验中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原因是由于实验中男性被试数量不够大,这一点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另外,本研究中参与实验的被试全部来自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且年龄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实验得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扩大被试的范围进行深一步研究。
【关键词】:Stroop效应 情绪Stroop效应 中英双语者 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H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1
  • 1.1 Reasons for choosing this study9
  • 1.2 Purposes of this study9
  • 1.3 Chapters of this study9-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20
  • 2.1 Studies on Stroop effect11-14
  • 2.1.1 Definition of Stroop effect11
  • 2.1.2 Studies on Stroop effect abroad11-12
  • 2.1.3 Studies on Stroop effect at home12-14
  • 2.2 Studies on emotional Stroop effect14-18
  • 2.2.1 Definition of emotional Stroop effect14-15
  • 2.2.2 Studies on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abroad15-16
  • 2.2.3 Studies on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at home16-18
  • 2.3 Studies on bilingual Stroop effect abroad and at home18-20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20-33
  • 3.1 Stroop Effect and I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20-27
  • 3.1.1 Stroop effect and its findings20-24
  • 3.1.2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Stroop effect24-27
  • 3.2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and I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27-31
  • 3.2.1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and its findings27-30
  • 3.2.2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emotional Stroop effect30-31
  • 3.3 Comparison between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and Stroop Effect31-33
  •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33-42
  • 4.1 Participants33-34
  • 4.2 Instrument34-36
  • 4.2.1 Software34
  • 4.2.2 Materials34-36
  • 4.3 Design process36-40
  • 4.4 Procedure40-42
  • Chapter Fiv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Discussion42-55
  • 5.1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hinese emotional idioms stimuli42-44
  • 5.2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glish emotional phrases stimuli44-46
  • 5.3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and stimulus type in a bilingual emotional Strooptask46-48
  • 5.4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bilingual emotional Stroop effect48-49
  • 5.5 Discussion49-55
  • 5.5.1 The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in Chinese idioms50-51
  • 5.5.2 The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in English phrases51-52
  • 5.5.3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language types and stimulation types52-54
  • 5.5.4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bilingual emotional Stroop task54-55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5-57
  • 6.1 Findings of the experiment55
  •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5-57
  • References57-63
  • Appendix63-65
  • Publications65-66
  • Acknowledgements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Stroop效应的研究进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吴彦文;辛红娟;;分离色词的词义与颜色对Stroop效应加工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亚;王振宏;;情绪Stroop效应与Stroop效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4 刘姗姗;;Stroop效应在催眠研究中的争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5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国外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研究述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刘昌;刘兆敏;;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陈俊;刘海燕;张积家;;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8 钟毅平;孙羽中;张杰;;情绪Stroop效应:来自汉字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9 刘兆敏;刘昌;;青少年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年03期

10 徐琳;许百华;;Stroop稀释效应的研究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陈英和;;听觉通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兆敏;;青少年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年龄差异: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才康;;Stroop其人和Stroop效应[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杨志兵;朱霞;;大学生在三种数字Stroop任务中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辛婷婷;王岩;刘兴华;;正念训练降低自动化:来自前瞻记忆和Stroop任务的行为学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鲍晓旋;刘旭阳;李好好;陈亚萍;;情绪Stroop效应的反转探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田国强;甘建光;;青少年网络成瘾者Stroop色词测验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田国强;甘建光;;青少年网络成瘾者Stroop色词测验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徐琳;许百华;;刺激材料类型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海燕;陈俊;张积家;;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建苓;身体—词情绪Stroop冲突的脑电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付佳;返回抑制对空间Stroop冲突解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琳;多个分心刺激的计数Stroop任务中认知控制的功能及其脑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敏敏;Stroop色词测验在识别主观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惠雅;具身情绪STROOP效应的毕生发展特点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3 刘小梅;中英双语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4 李万龙;青海省某高校大学生Stroop效应分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恩洁;刺激材料性质和呈现时间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6 曾瑜芬;正性词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丽;不同强度的锻炼对认知Stroop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8 张栎文;Stroop任务中类别特定的注意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朱婕;情绪Stroop任务的程序变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海燕;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6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36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f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