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应对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5:03

  本文关键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应对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冲突性话语 回应策略 顾曰国“礼貌原则” 外交部发言人


【摘要】:在中国外交部定期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经常会有记者提问一些尖锐、刁钻、易引起冲突的问题。作为中国的官方代表,外交部发言人必须做出恰当的回应,这就要求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上必须讲究策略。前人关于外交语言回应策略的研究比较宽泛,并未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外交部发言人应对冲突性话语所做出的回应策略做出过专门研究。此外,关于外交语言回应策略的语用学研究所涉及的与礼貌相关的理论主要是由西方学者基于西方的文化背景所提出的。根据顾曰国对礼貌、语用以及文化三者关系的阐释,这些理论不能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策略选择做出有针对性的解释。鉴于此,笔者不仅对外交部发言人应对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类型、组合方式、使用频率进行探究,而且运用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对策略的选择进行解释,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外交部发言人是如何对待冲突的,并从礼貌的文化特殊性出发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策略进行新的解读。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期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文字实录,答记者问204场,1238个提问与回答。根据冲突性话语的定义,其中涉及冲突性话语的问答语对共计156个。在冉永平及庄美英对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的研究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应对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可以分为: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直接回应策略主要包括:直接否定、负面评价、祈使句以及詈骂语的使用;间接回应策略主要包括:婉转否定、宣布立场、转移焦点、踢皮球、间接指称以及反问句的使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外交语言中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在使用上有一定的规律性:(1)直接与间接回应策略所包含的具体策略既可以被单独使用,也可以被混合使用。主要的混合方式包括:不同直接策略的混合,不同间接策略的混合以及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的混合,不同的混合方式呈现出不同的使用特点。(2)直接回应策略中不同策略在使用频率上差异显著;而不同的间接回应策略的使用频率差别较小。根据顾曰国所提出的礼貌原则对外交部发言人不同策略选择,策略组合方式以及使用频率的动因进行探析后发现:间接策略的选择,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的混合使用,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在使用频率上所显示的差异,都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的礼貌原则所做出的反应。
【关键词】:冲突性话语 回应策略 顾曰国“礼貌原则” 外交部发言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目录】:
  • abstract5-7
  • 中文摘要7-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5
  • 1.1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11-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2
  • 1.3 Research Method and Data Collection12-13
  • 1.4 Research Questions13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24
  • 2.1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Diplomatic Language15-18
  • 2.1.1 Definition of Diplomacy and Diplomatic Language15-17
  • 2.1.2 Relevant Studies17-18
  • 2.2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Conflict Talks18-20
  • 2.2.1 Definition of Conflict Talks18-19
  • 2.2.2 Relevant Studies19-20
  • 2.3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Response Strategies20-24
  • 2.3.1 Response Strategies in Conflict Talks20-22
  • 2.3.2 Response Strategies of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22-24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24-29
  • 3.1 Universality and Uniqueness of Politeness24-25
  • 3.2 Gu Yueguo’s Politeness Principle25-29
  • 3.2.1 The Connotation and Maxims25-27
  • 3.2.2 Relevant Studies27-29
  • Chapter 4 Analysis of Response Strategies29-53
  • 4.1 Conflict Talks in Diplomatic Language29-31
  • 4.2 The Types of Response Strategies31-43
  • 4.2.1 Direct Response Strategies31-35
  • 4.2.2 Indirect Response Strategies35-43
  • 4.3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ponse Strategies43-49
  • 4.3.1 The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43-47
  • 4.3.2 The Frequency of Using Strategies47-49
  • 4.4 The Rea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 Yueguo’s Politeness Principle49-53
  • 4.4.1 Obeying the Self-Depreciation and Other-Elevation Maxim49-50
  • 4.4.2 Obeying the Address Maxim50
  • 4.4.3 Obeying the Refinement Maxim50-51
  • 4.4.4 Obeying the Accordance Maxim51
  • 4.4.5 Obeying the Virtue-Words-Deeds Maxim51-53
  • Chapter 5 Conclusion53-55
  • 5.1 Major Findings53-54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54-55
  • Bibliography55-58
  • Acknowledgements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华;;以顾曰国礼貌准则看《红楼梦》对话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侯景芳;;模因论视角下的冲突性话语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冯学锋;提问与答问──言语策略一隅[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马莉;语用原则与外交修辞[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张德敬;;会话原则在中国领导人答记者问中对敏感问题回答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2期

6 庄美英;;缓和性冲突回应——针对冒犯性话语的语用策略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7期

7 王荟;;冲突言语事件中的协商机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8 何文斐;马莹;;英汉礼貌原则迁移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冉永平;刘玉芳;;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10 申智奇;何自然;;言语冒犯及其形成机制[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方;从顺应—关联理论探悉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策略[D];西北大学;2008年

2 高睿;论政治外交语言中模糊策略的语言与语用实现形式[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黄代利;杰弗里·利奇与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对比分析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7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37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