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秩序控制、心理模拟与智能发展的语言哲学视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本体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14:31

  本文关键词:秩序控制、心理模拟与智能发展的语言哲学视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本体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语言使用 心理模拟 智能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局外人"与"在者"立场划分是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的划分,从局外人视角来理解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工具性特征容易割裂语言与事物的内在联系,语言哲学视域的转向则促使语言返回到对少数民族人身存在的显露。在此,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对民族生活秩序的控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模拟以及对民族智能发展的导向作用,旨在突破语言的工具性外壳抵达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世界观,揭示少数民族语言构建自身传统性与发展能力的本体功能。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少数民族 语言使用 心理模拟 智能发展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3828971) 2013北大研究项目(Y2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2
【正文快照】: 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对民族生活秩序的控制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共同采用的话语符号与表达方式,就语言学来讲,语言是被分类后的研究对象,即所有语言都分属于不同地区与社会阶层,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指向少数民族所属语言集群的交际与思维过程。当代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领域多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潮;语言存在论与语言辩证法——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阳小华;从语言功能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合理性[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3 秦明利;傅莉;;同质的语言与世界观:伽达默尔语言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谢少万;;语言中的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对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再认识[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5 周殿龙;简论民族文化对语言理解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2期

6 郎樱;;少数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J];文化学刊;2007年01期

7 刘爱英,王培英;论语言民族性与社会性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巴战龙;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历史与未来——访著名民族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周俊敏;;语言是心智的镜子——乔姆斯基的认知理论解读[J];枣庄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传彪;傅绍清;;从“假相等值”看词典的“双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赵志军;;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觉——论王蒙的语言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陈慧平;实践理论的非实践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刘胜;方瑞芬;;中国话语研究及发展趋势[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宇文利;;论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高云球;王巨川;;时间文化学的朦胧起点[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9 高梅;;语言与民族认同[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10 李敏杰;朱薇;;洪堡特语言观与诗歌翻译[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晓春;;《清语易言》的语言学价值[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殷相印;;论三一语言学的人文主义语言观——兼评王希杰的修辞观[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张洪芹;麻保金;;英语写作教学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郭友旭;;语言权利的理据及其所针对的问题[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旭;;侗家人精神的发展与侗族大歌的生命力[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明莺;秦明利;;理解文学的难题:经典的开放性和诠释的有限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远新;当代民族语言学的若干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3 徐秀娥,董建新;语言功能的哲学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4 詹真荣;对前苏联民族语言问题及其政策的历史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5 戴庆厦 ,贾捷华;对民族文字“创、改、选”经验教训的一些认识[J];民族研究;1993年06期

6 清格尔泰;;解决民族文字问题的一个途径[J];民族语文;1991年04期

7 傅似逸;《都柏林人》和《呐喊》、《彷徨》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2期

8 申小龙;语言的民族精神与欧洲语言人文主义[J];学术月刊;200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开;;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和保护[J];中国民族;2006年05期

2 原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穗召开[J];学术研究;2009年07期

3 周晓梅;;欧盟对区域性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援助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4 时静;;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法务翻译制度问题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谭抗梅;周晓梅;;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3年06期

6 陈卫亚;王军;;从社会学相关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调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7 斯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8 邓佑玲;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语言[J];中国民族;2001年02期

9 李艳,金国兴;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趋势[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10 李怀宇;浅论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转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宏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Douglas A.Kibbee;;比较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明;语言平等观:中国的实践与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冒浩文 林启词;少数民族语言亟待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关应祥 记者 马三成;加大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培训力度[N];解放军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人的责任[N];贵州民族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付叶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应分类进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记者 高敬云;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进程提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寅 肖静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技术可行市场难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山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及其相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李静;从满语看如何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艳霞;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娇;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业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任屹立;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图亚;西藏、新疆、内蒙古三个自治区语言立法现状与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马嬉艳;抗战时期云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回顾[D];云南大学;2012年

5 龙晓雪;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栾福鑫;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玲;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微;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达斡尔语的流失与保持[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梁丽;吉首苗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4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94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