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盐”类歇后语语用生成机制的社会语用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00:12

  本文关键词:“盐”类歇后语语用生成机制的社会语用学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语用学 歇后语 顺应


【摘要】:以社会语用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察《中国歇后语大全》中180余条"盐"类歇后语,分析"盐"类歇后语形成的语用机制。研究表明:歇后语中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有部分体现;"盐"类歇后语情感倾向性突出,仅少数有关盐生产与用途的歇后语为褒义;突显出国人勤劳、中庸的传统价值观。"盐"类歇后语的形成是盐顺应人们语言的语音、语义与结构特征及社会生活文化各方面的结果,是我国盐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急需多角度、跨学科研究。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
【基金】: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盐文化传播研究”(YWHY14-06)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语用翻译学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研究”(14SA008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1.引言社会语用学(socio-pragmatics)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探讨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属性以及语用语境因素对意义产生与理解的影响,隶属于宏观语用学(macro-pragmatics)。社会语用问题是语言对社会的直接写照,是语用中最活跃的部分,且具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庆华;曾东京;;论汉语歇后语的英译[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曾凡英;王伟;;我国盐业垄断的法制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徐盛桓;;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张辉;江龙;;歇后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马利军;张积家;;歇后语的内部关系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4期

6 张光明;;方言歇后语与民俗[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吕福玉;陈一君;;我国盐业管制制度缺陷剖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伍丹;;论陈铨小说中的井盐文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志,马翔宇;试论辞格的施事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张蓊荟,沈晓红;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张礼,衡桂珍;广告语与前提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李莎;;高校网上“跳蚤市场”销售语的语用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王惠敏;;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项西国;;谈语用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陈彦;;从“剩女”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顾云青;;运用猜词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鹿学军;;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错误分析:语用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吴红;;在语篇教学中加强语用观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陶原珂;;语义解释和语境解释的分合与配置——以法汉词典和英汉词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许玉军;;从礼貌准则看汉英语言文化的语用差异和对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秋端;;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性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U,

本文编号:1227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7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