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语》疑义考辨七则

发布时间:2017-12-11 12:19

  本文关键词:《论语》疑义考辨七则


  更多相关文章: 训诂 《论语》 疑义 考辨


【摘要】:前人对于《论语》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甚至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论语》学。然而,解读研究《论语》者越多,歧解纷纭、疑义遍存的情况就越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版本差异、记录体例等客观条件,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诠释空间。另一方面,学派学风、政治目的等主观因素,使得研究者在《论语》具体语句的释读上存有较大分歧。我们在学习各家《论语》研究的专著时,尤其是学习《论语》之诸多疑义与歧解时,随着眼界的开阔、问题的发现、思路的启迪,对现有各家注解中的许多观点多有不赞同之处,存疑者远大于本文所列七则之数。然而,由于资料占有量的限制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我们只能对《论语》中的七则进行翔实可靠的考辨。《论语》疑义考辨从正诂、辨音、句读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对“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一章、“饱食终日”(《论语·阳货》)一章、“譬如为山”(《论语·子罕》)一章、“子见南子”(《论语·雍也》)一章、“好行小惠”(《论语·卫灵公》)一章、“周公谓鲁公”(《论语·微子》)一章、“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一章等七章内容进行考辨。每章开篇,先说大意,其考辨内容都基本包括三个部分,即“前注存疑”、“词句辨析”、“结论与意义”等,侧重点不同,或有不同变化。最后,总论《论语》疑义考辨的训诂学意义,阐述学术态度,总结训诂方法,力求使后来之学者在研读《论语》乃至其他经典的过程中得到些许启发。通过考辨,不难发现:“有教无类”一章并非是对“施教者”的要求,而是对“受教者”的希望,所表达的意义当为“获得教育没有需要遵循的固定模式”;“饱食终日”一章并非是鼓励“无所用心”之人掷采下棋,而是对那些“非君子”之人的最低要求,既“吃饱饭,玩玩游戏,只要不做出违法乱纪、不合于礼之事就可以了”;“譬如为山”一章并非是要人们持之以恒,而是要善于放弃,既“当发现自己一直争取、坚持的东西根本不适合自己时,即使前面做过再多的努力,也要及时地收手、放弃,避免钻牛角尖”;“子见南子”一章中的“否”字当读作“pǐ”,“厌”字当读作“yā”;“好行小惠”一章中的“好”字也不读“hào”而读“hǎo”,既“以躬行实践为好,以私恩小利为小”;“周公谓鲁公”一章句读当为“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吾不试故艺”一章“不试故艺”无需断开,意为“不触犯旧有的准则”。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继武;;古代小说虚实观探源——兼论唐前小说虚实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甘翠华;;汉英成语修辞特点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谭贤楚;周长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杨荣贤;;汉语中“投掷”义与“抛弃”义的异同及其区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庆伟;;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与基本要求[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7 阎宗彪;乔生;;腐植酸缓(控)释BB肥的创新理念和应用实践[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孙景亮;;海河流域南系平原河流生态修复“乌托邦”[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林慧英;黄国清;;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申文娟;《论语集解》四家注训诂比较与分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庄泽;论崔述的《论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彭文桂;韩愈的经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4 王晴;黄式三《论语后案》训诂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5 仝蕊;钱坫《论语后录》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6 潘晓玲;刘宗周《论语学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马秀娟;刘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贺平丽;刘敞《七经小传》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葛雅;《论语》名物词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8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78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