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隐喻与话语研究新发展博观
本文关键词:国外隐喻与话语研究新发展博观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话语 真实世界 动态话语分析框架 功能
【摘要】:隐喻与话语的研究是目前应用认知语言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从隐喻的认知本质及隐喻在话语中的研究意义出发,引介国外近来提出的"真实世界的隐喻研究"与"以隐喻为先导的动态话语分析框架"概念,重新梳理隐喻在话语交际中的功能性,并归纳国外如"语料库应用于隐喻与话语的分析"、"隐喻故事或情节"、"隐喻簇"等研究焦聚,同时也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评,预期为国内隐喻与话语的应用研究创建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隐喻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表达抽象概念或思想的核心方式。《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迎来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概念隐喻被定义为跨越两个具有相似性或经验关联性概念域之间的系统映射。靶域一般与相对抽象、复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2 苗兴伟;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3 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4 任绍曾;;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5 陈朗;;近十年国外隐喻能力实证研究主体脉络梳辨——以伯明翰大学Littlemore博士的研究为视点[J];外语界;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朱淑媛;;隐喻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春芳;;What is poverty的语篇连贯机制的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宝;;隐喻的分类视角及其语篇建构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建荣;;基于《猪之死》的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教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林文韵;;狄金森诗歌《因为我不能为死亡而停留》的篇章隐喻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7 贾雨;张发祥;;隐喻与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祁金善;;隐喻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罗明江;孙姣夏;;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10 郑洁;;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探究——以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瑶;系统功能语法与俄语语篇连贯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魏纪东;英语篇章博喻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玮;隐喻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李晓康;态度意义构建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天贤;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晓俊;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栋贤;英汉篇章中作为衔接与连贯手段的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玲;婚联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严霞;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认知隐喻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汤丹;文学语篇中的象似性与连贯[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岳娟;用关联理论阐述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杨春发;道亦有道[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海莺;语法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禹辰;认知视阈下中国政治语篇的隐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廖羽;英语隐喻语篇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廖凯;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在《中国日报》和《新闻周刊》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2 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3 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刊;2000年02期
4 陈朗;;二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5 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8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9 任绍曾;;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10 苏远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教学条件下隐喻能力的发展——隐喻生涯假说阐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峰;;维克多·佩帕尼克的真实世界[J];装饰;2006年07期
2 邓娜娜;;寻找现实主义的后花园——评《道路之鉴——文学与真实世界》[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5期
3 李丹;;对分解语义学“两头不着边”的再思考——从分解语义学与真实世界、认知世界的关系分析分解语义学的理论价值[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1期
4 徐娟娟;;现代心灵的焦虑——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真实世界[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12期
5 陈志珍;;精神的钝者[J];安徽文学;2009年05期
6 叶蕾;;一花一世界[J];上海艺术家;2011年01期
7 宋阳;;玩偶世界[J];故事家;2011年08期
8 ;流连真实世界的童话人物[J];影像视觉;2010年12期
9 邹琰;;试论罗伯-格里耶的文学存在本体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J];都市生活;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嵩;;海军战役作战军事概念模型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郭建新;;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地图观[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蔡勖;;复杂通向简单,复杂来自简单[A];Complexity Probl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刘世敏;李艺;夏勇;何金森;;浅谈教师和导师在PBL教学法中的不同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5 嵇美云;;海·指南针·锚地——论互联网对虚拟空间的建构及其与真实世界的对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杨敏姣;;质与量[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向坚;俞坚;叶绿;;一种基于RFID的新传感器数据流在线清理框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8 牛文元;;社会计算的多元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0:社会能计算吗[C];2008年
9 刘晨;;数字海测数据传输标准S-57[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邢薇薇;刘渭滨;袁保宗;;第四代人机自然交互系统中的AVR虚拟环境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藜芙荷;后哈利·波特时代的童书出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中国计算机报测试实验室 詹京海;还原真实世界[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共同探究真相[N];财经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荣;OEM的真实世界[N];华夏时报;2007年
5 傅国涌;大历史小细节:逼近真实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宋连党;还我真实世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特约时尚评论员 张锬锬;Galliano的真实世界[N];中国纺织报;2006年
8 Wagner James Au;Second Life营销效果变成虚幻[N];中国经营报;2007年
9 方军;少读点商业 多看点故事[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左志坚;《出轨》是为了展现那炫目的真实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金;心理学的意义空间[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琦;使命空间功能描述理论和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雪莲;加权网络演化机制及若干动力学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彭晓东;空间科学探测任务仿真概念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7 叶娅兰;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东;基于流形的降维方法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亮;虚拟环境中基于语义的三维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李忠新;图像镶嵌理论及若干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美国国情咨文(1992-2010)[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妍瑾;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肯尼迪总统冷战演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章宁;奥巴马话语隐喻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殷俏;李白浪漫主义的隐喻分析和杜甫现实主义的转喻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王丹;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广告性别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于涵静;基于语料库的政府报告批评性隐喻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郑洪波;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信念研究:隐喻分析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林莉莉;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D];海南大学;2013年
9 樊俊;复杂网络中的影响维度:模型及实例[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孙莹;盛宴背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0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8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