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
本文关键词: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 出处:《上海翻译》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方梦之长期从事应用翻译实践与研究,是应用翻译理论建设的倡导者。其学术生涯始于科技翻译,应用翻译的研究及其思想的形成是其支点与拐点,应用翻译理论的建构成其亮点。几十年来,他一直是应用翻译研究的领军人物。
[Abstract]:......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应用翻译渐成气候,呈逐年扩大趋势。应用翻译研究始于1980年代的科技翻译研究。1990年代和新世纪初商务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法律翻译、公示语翻译等依次兴起,加之翻译市场扩大、专业翻译教学起步以及翻译实践规模化,应用翻译研究顺利向前发展着。2013年5月《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梦之;;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上海翻译;2006年01期
2 方梦之;;我国科技翻译研究50年[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3 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侧记[J];中国翻译;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鸿芹;王忠;周春辉;;英语术语“Sport”的译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郑鸿芹;;翻译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联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陶全胜;;关联理论翻译观与应用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高巍;武晓娜;张松;;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刘丽;;论译者译材选择中的主体性——冰心翻译活动个案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徐文辉;熊静;;论英汉颜色词汇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胡庭树;;翻译研究的哲学思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贾洪伟;;王古鲁与语言学的译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方梦之;;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曾东京;苏珊;;论翻译学词典的附录[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小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西翻译学词典之对比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远庆;韩淑红;;谈规范性翻译学词典的特点[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林丽玲;;商务口译中文本信息忠实性与文化信息忠实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许春翎;;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清末闽籍翻译家严复、林纾译作探析其解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汪化云;;说“形译”[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叶晶晶;重建文化亲缘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丹丹;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网页简介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邵丹;国企网页简介文英译策略的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陈圆圆;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翟海群;《大学英语》文本类型与阅读绩效相关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甘芳芳;目的论视角下的《尤利西斯》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淑香;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文化误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超;从研究范式看文化研究对当代翻译研究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方梦之;科技翻译:科学与艺术同存[J];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04期
3 徐梅江;翻译创新与标准译法——十六大文件翻译札记[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4 林克难,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5 赵巍;国内译学词典的发展研究[J];上海翻译;2005年S1期
6 方梦之;翻译中科学和艺术的再现——兼评《科技翻译的艺术性及其艺术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方梦之;;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十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翻译;1992年02期
8 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9 张美芳;翻译学的目标与结构──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介评[J];中国翻译;2000年02期
10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三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第二号公告暨征文通知[J];上海翻译;2009年01期
2 ;第三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 第二号公告暨征文通知[J];中国翻译;2009年02期
3 何刚强;;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J];上海翻译;2010年01期
4 张换成;;文化软实力提升需求下的应用翻译理论建构探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蓝建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翻译教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6 黄忠廉;;应用翻译学名实探[J];中国外语;2013年04期
7 ;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征集论文的通知[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6期
8 ;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征集论文的通知 会议名称: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J];福建外语;2002年04期
9 廖晟,吴越;推动我国应用翻译研究的东风——2005暑期全国翻译研习班侧记[J];上海翻译;2005年04期
10 莫旭强;;法汉应用翻译的信息传递[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华树;;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应用翻译体系再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凤凤;论交际能力在应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程祥珊;应用翻译标准理论探究:一个多维、动态、系统的开放体系[D];中南大学;2011年
3 曹清林;应用翻译的主体间性:功能翻译的阐释[D];中南大学;2009年
4 胡超;纽马克文本功能视域下应用翻译策略导向探微[D];中南大学;2012年
5 陈松;翻译研究的价值哲学视角[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9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4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