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抄本《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
本文关键词: 汉语语音史 《五音通韵》 《字汇》 《正字通》 语音意识 出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编纂于清代前期的佚名韵书《五音通韵》对《字汇》、《正字通》、《广韵》等字书、韵书、韵图多有批评。分析这些相关批评材料,可以考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音观念,即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另外,也可以据此了解当时韵书编纂的具体状况。
[Abstract]: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Anonymous rhyme books, rhyme books, rhyme books, rhyme maps, etc., were criticized for their characters, rhymes, rhymes, and so on. The relevant critical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It is possible to examine the phonetic concept of the compilers of "five sounds to rhyme", that is, the phonetic normative consciousness of opposing "binding to the old rhym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actual changes, opposing the "restricted local sound" and "taking the rhyme as the basis". We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rhyme books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C740034) 吉林省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JYKL125YB-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14
【正文快照】: 抄本《五音通韵》是一部韵书、韵图相配合的等韵著作,作者佚名,未见刻本传世。据笔者考证,该书当编纂于清初雍正二年以后,下限不确。①该书以实际语音为基础,分为十二卷,每卷一摄,每摄一图,声母计十九个,②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的宝贵材料。《五音通韵》与《中原音韵》、《洪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开,江荻;汉藏语言系属分类之争及其源流[J];当代语言学;1999年02期
2 曹兆兰;金文中方言“[-”与雅言“母”的相因生义[J];方言;2002年02期
3 刘晓南;朱熹诗经楚辞叶音中的闽音声母[J];方言;2002年04期
4 黄笑山;汉语中古语音研究述评[J];古汉语研究;1999年03期
5 郭锡良;历史音韵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驳梅祖麟在香港语言学会年会上的讲话[J];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期
6 赵小刚;《诗经·周颂》“来牟”解[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7 郭锡良;音韵问题答梅祖麟[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8 麦耘;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中若干问题之我见[J];古汉语研究;2003年04期
9 孙玉文;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一)[J];古汉语研究;2005年01期
10 梁振仕;历史比较法和语言亲属关系的确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凤鹏;;彝汉同源关系词考释[A];乌蒙论坛[C];2006年
2 阿合买提江·艾海提;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青金石古今中外名称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莫道才;;《大招》p篵0WfB期楚地民晸招魂奮之原始,
本文编号:1492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9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