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本文选题:文化 切入点:语言 出处:《宁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宁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不言而喻,可以说,说起中国历史,无论是军事方面、民族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无法避免宁夏。在军事上,这是历来的边陲重镇,战事在这片土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民族上,宁夏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民族的碰撞、交流、融汇频繁地发生,逐渐地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民族特色;在文化上,宁夏是中原农耕文化跟塞外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处,多种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在语言学上,宁夏的地名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由来,演变过程也是千变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上去解析宁夏地名,可以从侧面去剖析宁夏的文化内涵,并解析其地名的成因、演变过程,对于宁夏的语言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地名及地名文化的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叙述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继而对整个宁夏文化背景及地名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然后,本文将宁夏的地名分为自然要素类地名、人文要素类地名、转音转义类地名等进行分别介绍阐释。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Ningxia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goes without saying. It can be said that when it comes to Chinese history, no matter in military, ethnic or cultural aspects, Ningxia cannot be avoided. Militarily, this is an important border town in the past. The war has left an indelible mark on this land; on the ethnic front, Ningxia is a multi-ethnic settlement, where ethnic collisions, exchanges, and fusion take place frequently, gradually forming a unique national feature; and culturally, Ningxia is a place where the farming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nomadic culture outside Serbia meet, and many cultures can find their own shadow here. In linguistics, the place names of Ningxia have various origins and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also ever-changing.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we can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Ningxia, and analyze the cause and evolution of its place nam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Ningxia's languag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lace names and geographical names culture,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 paper. Then, the whol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geographical names of Ningxia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place names of Ningxia are divided into natural elements, human elements, natural elements, human elements,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interprets the names of transphonic and escape kinds of place names respectively.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季为群;运用地名学知识记述好续志中的地名文化[J];中国地方志;2003年05期
2 ;成名时难别亦难——难说再见了安徽地级巢湖市会永留人们美丽记忆中厚重的地名文化[J];中国地名;2011年08期
3 司徒尚纪;岭南地名文化的区域特色[J];岭南文史;1997年03期
4 刘冉;城市广场地名景观文化的差异[J];中国地名;2005年03期
5 ;欢迎订阅[J];中国地名;2010年04期
6 张晓宇;王彦颖;;地名规划探析[J];中国地名;2009年12期
7 靳振恒;闫国风;;上党地名文化探微[J];沧桑;2007年02期
8 张碧波;大连地名文化刍议[J];中国地名;2000年04期
9 ;地名更名收获几何?[J];文化月刊;2011年03期
10 田踊,曾祥娟;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红生;;挖掘地名故事 弘扬地名文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尚枢;;徐霞客笔下的浙江地名及其当代意义[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3 刘向政;;神话、传说与地名文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中波;李付娥;;地名花语——浅谈地名文化中的花卉地名[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庆友;;南京温泉旅游产品文化发掘与打造[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孔翔宇;徐天祥;;建立科学地名体系提升泉城文化品位的几点建议[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罗桑开珠;;论玉树嘉纳嘛呢石的文化价值[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8 李学勤;;《左传》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岳福新;白玫;;浅析英语旅游信息文本的写作与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清泉;郑吉峰;;论永州市城市品位的提升——基于永州历史文化角度分析[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跃;是谁惹的祸(地名文化谈)[N];人民日报;2002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曾露;地名文化:印记在时间长河中的文明[N];中国信息报;2009年
3 实习生 朱彬 记者 胡冰心;地名命名,将更关注文化保护[N];镇江日报;2010年
4 完颜平;留住老地名就是留住历史[N];光明日报;2010年
5 伍朝明 罗旺水;宁化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N];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未雪;被“复活”的无锡老地名[N];无锡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张伟 刘金伟;保护老地名,我们在行动[N];德州日报;2011年
8 梁朝文;布依族地名与稻作文化渊源探析[N];贵州民族报;2011年
9 记者 马钧;海南着力抢救和保护地名文化遗产[N];青海日报;2008年
10 赵晓林;老地名不再随老街巷改造而消失[N];中国社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广旭;中韩数词应用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晓燕;汉语动物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D];苏州大学;2001年
7 虞晓勇;隋代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颜青山;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敬昊;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圆;宁夏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2 朱青;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倩;韩国地名的文化意义考察[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王荣加;文化视角下的河北地名浅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秋莲;越南河内地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6 刘泽玲;临汾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君;宁夏地名的语言特征与文化本源[D];北方民族大学;2010年
8 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孙艺超;北镇市乡村地名的“小三角”考察[D];渤海大学;2012年
10 马凯;西安地名的语言学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5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1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