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机构性翻译的“场域”视点——佛经译场与圣经译委会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02 09:21

  本文选题:机构性翻译 切入点:“场域”视点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摘要】: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运动"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译场"和"译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性翻译的3个相同点和3个不同点。作者借助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场域"视点,指出两种译经体制差异的根源,是佛教文化场域、基督教文化场域分别同中华儒家文化元场域之间的不同博弈关系,由此解释机构性翻译的社会学性质。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Bible into Chines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wo "movements" in terms of input, scale and influence.The two movements adopt the form of "translation field" and "translation committee" respective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 methods by using the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es.With the help of Bourdieu's theory of "fiel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root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is the field of Buddhist culture, the field of Christian culture and the field of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This explains the sociological nature of 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研究”(12BYY0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云忠;;刚与柔:基督宗教与佛教传播策略的差异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年01期

2 任东升;;圣经汉译研究:述评与展望[J];上海翻译;2006年03期

3 孔慧怡;从安世高的背景看早期佛经汉译[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4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5 郑延国;合译:佛经翻译的一大特色[J];现代外语;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聪;;意识形态对20世纪中国翻译实践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董新春;消费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田玲;;从招聘信息看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特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6 黄皖毅;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唐玉娟;谭少青;;译者措辞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安民兵;“社会资本”理论的解读与借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文军;翻译批评:分类、作用、过程及标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朱丽玲;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不良倾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Martha P.Y.CHEUNG;;Ji(寄),Xiang(象),Didi(狄棶),Yi(译)—A Study of Four Key Terms in Ancient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A];跨学科翻译研究——国际译联第4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之三[C];2004年

3 李晶;;贯穿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的意识形态操控行为[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岩;;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的策略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勤璞;;塞北与江南:喀左县吉祥寺的十六罗汉壁画[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平;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亚丁;灵验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9 王望波;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童;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历史分期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建红;奈达理论和旅游资料英语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4 戴建生;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全红;诗人译诗,是耶?非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丹;市场文化的兴起与国人现代人格走向[D];湘潭大学;2001年

8 段文静;《骆驼祥子》英译本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9 周丹;情景模式——可操作的翻译单位[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韦敏;《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登;宗教传播与文化调适——关于佛教儒学化与基督教儒学化的比较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本朝;《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3 王力坚;性灵·佛教·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任东升;圣经诗歌翻译的文学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5 张松涛;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J];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蒋骁华;《圣经》汉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7 王东风;翻译中“雅”的美学思辩[J];现代外语;1996年01期

8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9 修文乔;;点评中西翻译理论,探求译学发展之路——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评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乐梅;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99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99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