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国传统译论对于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8 12:03

  本文选题:译学 + 国外译论 ; 参考:《上海翻译》2012年02期


【摘要】:随着国际译学研究交流日渐频繁,大量国外译论被引入。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译论的价值似乎被渐渐忽视。本文主要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思想特点,强调在学术研究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译论对于国内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exchange of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seems to be gradually neglected. Taking Yan Fu's "Cindaya" translation criteri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丽平;;反语在口语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郑海凌;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王明梅;;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张安华;社会语言学研究及发展趋势[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邓昌勇;英语歌曲与大学外语教学[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刘琳静;浅谈文学翻译中的风格传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刘云飞;雷卿;;交际过程中概念流利缺乏和多样性缺乏的隐喻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陈琳霞;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9 李明慧;;简析言语行为理论[J];黑龙江史志;2006年02期

10 刘旺余;;英语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治国;;英语动词派生名词的前缀发音规则过度概括的实证分析和规律总结[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熊毅;多恩及其诗歌的现代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忠慧;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丕勇;内蒙古地区师范类蒙授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沙欧;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尹海良;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邱大平;英语、法语、德语陈述句语序对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真;英汉文化负载词语对比研究与党校英语阅读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荣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英语教材改革与编写模式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莉;英语语法的模糊性[D];四川大学;2005年

9 萨础拉;“17年”蒙古话剧文学语言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曾鸣;关于汉译英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辉;新时期译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评《译学论集》[J];中国翻译;2000年04期

2 李荣;译学研究的多元化/跨学科趋势——介绍首届清华-岭南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3 王东风;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9年01期

4 周晓梅;吕俊;;我国的译学研究真的发生过文化转向吗?[J];中国外语;2009年02期

5 康宁;当代译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视域扩展[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6 张小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沈凝芬;;论译学的跨学科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尹玲夏;当代西方译学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当代翻译理论》评介[J];中国翻译;1998年04期

9 吕俊;对翻译学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10 周桥;陈有斌;;西方功能主义视角的译学研究一瞥[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柏然;发展中国的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2 姜秋霞;翻译学: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2年

3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高雷;译学词典的本体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锋平;翻译主体性研究概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薄振杰;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君;解释的伦理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4 吕立松;翻译研究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蔡露虹;论联络口译员的角色定位[D];厦门大学;2006年

6 袁翔华;翻译中文化受众的抵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姚亮生;建立传播学的翻译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进;文化迁移、文本误读与翻译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徐玮;跨文化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镟;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译者主体性[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1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61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